報價的詭計
財政部在2007年發(fā)出《關于加強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項目價格評審管理的通知》(財庫[2007]2號),第2條規(guī)定:以滿足招標文件要求,投標價格最低的投標報價為評標基準價,其價格分為滿分,其他投標人的價格分統(tǒng)一按照下列公式計算:投標報價得分=(投標基準價/投標報價)×價格權值×100,將政府采購招標項目的價格評審辦法用公式固定了下來。從理論上講,按照這個公式計算,供應商如果想獲得較高的價格得分,只能降低報價,沒有其他辦法。評標專家在價格評審方面也只能按公式計算,沒有人為因素。但是我們在工作中發(fā)現(xiàn),某些狡猾的供應商竟然還有辦法操縱價格得分,讓高報價者成為中標候選人,謀取中標。
■ 高德東
1.案例回放
2011年6月,我市政府采購中心在承擔了某網(wǎng)絡建設項目的公開招標工作,該項目預算價為470萬元,技術要求較高,項目從招標文件制作、招標公告發(fā)布直至開標前都進展得很順利,各項工作均按照政府采購相關規(guī)定有條不紊地進行,沒有出現(xiàn)節(jié)外生枝的情況。截至投標時,共有4家供應商按規(guī)定遞交了投標文件,開標后4家供應商的資格證明文件均符合招標文件的規(guī)定,一切正常。
問題出在唱標后??匆幌?家公司的報價,從低到高的順序排列如下:A公司65萬元;B公司260萬元;C公司319萬元;D公司383萬元。唱標結果清楚地告訴我們,A公司的報價超出了常規(guī)。
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這樣的超低報價說明A公司為了搶占市場,不惜低于成本謀取中標。但詳細評審投標文件后卻發(fā)現(xiàn)情況并非如此,其技術方案與招標文件相比存在很多負偏離,沒有提供類似項目業(yè)績,沒有準備現(xiàn)場演示,回答提問時也是答非所問。同時,整個投標文件做得很嚴謹,找不到足以認定其投標無效的內(nèi)容,也就是說可以扣除他較多的分值,卻無法否定其投標。
我們先看一下評分標準:報價30分;技術方案40分;現(xiàn)場演示及答疑5分;能力和業(yè)績15分;質(zhì)量和服務10分。專家組在評審后給出的價格以外的綜合得分為:A公司29.1分;B公司57.98分;C公司60.6分;D公司48.65分。價格得分為:A公司30分;B公司8.7分;C公司7.3分;D公司5.09分。顯然C公司總得分最高,成功地以較高的價格取得了中標資格,成為第一中標候選人。
從這個結果來看,A公司就成了一個神秘的角色。單從報價看,他是沖著中標來的;撇開報價看,他又不是沖著中標來的,那他是干什么來的呢?
2.詭計所在:用超低的價格屏蔽競爭者
我們不妨將評審結果整合起來分析一下:詳見表2.1。
假如沒有A公司會是什么結果呢?詳見表2.2。中標的將是B公司。
假如A公司的報價是相對正常的200萬會是什么結果呢?詳見表2.3。中標的也是B 公司。
再看一下如果A公司的報價是100萬元的結果,詳見表2.4。中標者將是C公司,但領先B公司不多了。
就本項目而言,只要A公司的報價低于100萬元,C公司就不必用低價換取高分,相反卻讓報價較低的B公司失去價格優(yōu)勢,也就是說A公司為C公司屏蔽了B公司這樣的競爭者。
總結一下詭計所在:因為在技術、業(yè)績等方面缺乏優(yōu)勢,B公司企圖用較低的報價爭奪中標機會,但C公司利用其在行業(yè)內(nèi)的優(yōu)勢地位,邀請A公司這樣的合作伙伴幫忙,讓A公司在投標時用超低的價格屏蔽競爭者,使競爭者的低價優(yōu)勢大打折扣,基本失去作用。A公司其實是C公司的托兒。
3.剖析原因:價格分計算公式存在漏洞
從上述案例可以看出,財庫[2007]2號文件制定的價格分計算公式存在漏洞,這個公式不是一個標準的一次函數(shù)。這個漏洞導致在實際操作中存在2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一是當最低報價為零時。零報價者得滿分,其他報價不管多少都是零分,這樣的結果顯然不合理。
二是當最低報價超低時,價格的作用會喪失。就本案例來說,如果A公司的報價為10萬元,C公司的綜合得分只要高出0.5分即可高價中標,詳見表3.1。
從表3.1可以看出,只要A公司的報價低到一定程度,B、C、D公司的價格分差距都可以控制在0.5分以內(nèi),這正是A、C兩家公司聯(lián)手操作的詭計。
那么,如何應對報價的詭計呢?
4.建言獻策:以最高限價或預算價為零分建立一次函數(shù)
針對上述案例反映出來的問題,本人認為要從以下2個方面采取措施,打上補丁,堵塞漏洞。
一是在綜合分評審辦法里增加一個條款:綜合得分必須達到規(guī)定的分值(如60%),否則不得進入實質(zhì)性評審。這樣可以把像A公司這樣的“幫忙者”逼上絕境:要么以超低價中標,做一筆虧本的買賣;要么投標被否定從而失去其屏蔽作用。
二是修改價格分計算公式。建議修改為以滿足招標文件要求的最低報價為最高分(滿分),以最高限價或預算價為零分建立一個標準的一次函數(shù),其他供應商報價用插入法計算其得分。這個辦法可以修補原公式的漏洞,使供應商的詭計不能得逞。
我們?nèi)砸员卷椖繛槔U述如下:如果以項目預算價470萬元作為最高限價。
以案例中的實際報價為例:詳見表4.1。
可以看出,B、C、D公司的價格分差距進入了正常軌道。
以A 公司報10萬元為例:詳見表4.2。
可以看出,B、C、D三個公司的價格分差距雖有變化,但幅度不大,最低價所起的作用明顯減小。
再以零報價為例:詳見表4.3。
表4.3的價格分差與表4.2很接近。
再將表4.2與表3.1比較,以及將表4.1與表2.1比較,再看一下零報價的得分情況(表4.3),我認為,如果我們將價格評分公式設計成一個標準的一次函數(shù),就可以使超低價格的屏蔽作用喪失,從而科學地應對報價的詭計。
5.束后語
這個項目的最終結果是并沒有讓A、C兩家公司如愿。我們在識破了他們報價的詭計后,果斷決定暫停采購,在修改完善招標文件后重新組織招標。平心而論,我們的處理方法是存在法律風險的,A、C兩家公司因為做賊心虛,放棄了投訴。否則,我們有可能面臨一場復雜的法律糾紛。正因為如此,本人在此案發(fā)生后認真地進行了分析研究,基本弄清了報價的詭計的來龍去脈,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設想。在現(xiàn)行的規(guī)章制度體系下,目前只能用第一種辦法,即在綜合分評審時增設及格分來應對報價的詭計。但是行家一看就知道,第一種辦法仍然有缺陷,只有第二種辦法才是最佳的解決方案。
作者單位:揚州市政府采購中心
責任編輯:
本文來源:
下一篇:
卡巴斯基定制全新安全技術
上一篇:
電子政務安全與PC信息安全的異與同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yè)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chuàng)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jīng)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yè),推動政府采購發(fā)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yè)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jīng)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yè)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fā)展事業(yè)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shù)剜]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