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向深層次腐敗“亮劍”
速度、力度、透明度——中共向深層次腐敗“亮劍”
新華網北京12月5日電(記者 周芙蓉 張云龍 劉剛)深圳原副市長梁道行涉嫌嚴重違紀近日正接受調查,從10月25日起,廣東省財政廳原副廳長危金峰,國土廳原副廳長呂英明,英德市原副市長、公安局原局長鄭北泉,原揭陽市委書記陳弘平相繼被調查;重慶市北碚區(qū)委書記雷政富不雅視頻網上曝光后,63小時被免職并立案調查;山東省農業(yè)廳副廳長單增德因一紙承諾書,在12小時后被迅速立案調查。
中共十八大后,中國多地反腐提速,尤其是對日漸興起的網絡反腐,一經爆料,立即調查,及時公開。有網民直言廉政風暴已來臨。
“速度、力度、透明度,這一系列的新氣象顯示了中央反腐敗的堅定決心,鼓舞了群眾,聚積了民意,勢必不斷推動反腐工作的深化。”中央編譯局馬克思主義研究部主任季正聚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
在反腐敗問題上,中共的主張是一貫的、明確的,黨內絕不允許有腐敗分子的藏身之地。任何人搞腐敗,不論其地位多高,資格多老,功勞多大,都必須受到黨紀國法的嚴懲重罰。之前對薄熙來的查處,就是最好的佐證。
專家表示,中共十八大把對反腐敗的認識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十八大報告指出:“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是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是人民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對黨造成致命傷害,甚至亡黨亡國。”
“當前中國反腐形勢很緊迫,社會對腐敗問題已經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而中央對腐敗問題的認識也是十分清醒的,要堅決與人民站在一起。”北大國際關系學院教授黃宗良對新華社記者說。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反腐敗斗爭的深入,中國腐敗現(xiàn)象的主體、形態(tài)、領域、手段等都在發(fā)生和正在發(fā)生著明顯變化。腐敗行為的隱蔽性、利益鏈條的延展性、貪腐手段的多樣性和智能性更加突出,一般性腐敗問題、嚴重性腐敗問題和深層次腐敗問題交織在一起。
當前,中國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總體態(tài)勢是,成效明顯和問題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敗現(xiàn)象易發(fā)多發(fā)并存,群眾對反腐敗期望值不斷上升和腐敗現(xiàn)象短期內難以根治并存,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任務依然艱巨。
中央紀委研究室主任李雪勤認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存在不少問題,最突出的問題有三個:領導職務高的案件多;案件涉及金額數(shù)量大;查處案件中的“一把手”多。
“三個問題歸結到一點,就是權力還沒有得到有效制約和監(jiān)督。因此,反腐敗的核心就是制約和監(jiān)督權力。”李雪勤說。
季正聚表示,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同世界上許多國家一樣,這個時期腐敗會非常猖獗。當前,腐敗已不單純是一個經濟問題,涉及到許多深層次的問題,反腐工作要適應社會轉型期的特點,必須不斷深化改革,同時保證各種反腐措施真正落到實處,形成部門、制度間的合力。
專家表示,要從體制機制上限制公權力。各級政府要簡政、放權、讓利,以轉變政府職能為突破口,減少權力對微觀經濟活動的干預,防止權力尋租。
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軍說,反腐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中央建立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思路是正確的,需要從源頭、干部選拔使用和查處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上不斷完善措施,另外整個社會潛規(guī)則盛行,風氣不正成為滋生腐敗的條件,需要從文化建設、宣傳教育上加大力度。
異軍突起的網絡反腐已經成為反腐敗工作的重要推動力量。從名煙局長周久耕、“表哥”楊達才、“雷冠希”雷政富等一系列事件中,公眾看到的幾乎是相同的解決路徑:網絡曝光-紀委介入-查實處理。
黃宗良表示,網絡反腐的興起雖不代表正常的反腐渠道不暢通,但是強大的民意表明,中共仍然需要依靠群眾的力量,尤其是干部任免使用上,要賦予群眾真正的監(jiān)督權力,避免干部“帶病提拔”。
中共十八大提出要“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給今后的反腐敗斗爭開出了“藥方”。“毫無疑問,反腐倡廉科學化水平將直接決定中國反腐敗斗爭的成功與否,由此決定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任建明認為,提升反腐倡廉科學化水平,就要實現(xiàn)反腐倡廉目標定位科學化、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科學化、反腐敗路徑模式選擇科學化、反腐敗行動規(guī)劃科學化。
“反腐敗成功的基本標準有兩個,一是將腐敗控制在一個很低的水平,二是這種低水平是可持續(xù)的。”任建明說,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需要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yè)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chuàng)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yè),推動政府采購發(fā)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yè)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yè)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fā)展事業(yè)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shù)剜]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