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采購報社主辦 財政部指定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
當前位置:首頁 >>供應商 >> IT >> 掌握用戶需求和產品功能是關鍵

掌握用戶需求和產品功能是關鍵

欄目: IT 時間:2014-02-21 10:52:12 發(fā)布:管理員 分享到:

本報記者 梁爽

“今天幾千元的手機,到了明天也許就一文不值,只能在打麻將的時候拿來墊桌腳了。”年前,記者參加某IT品牌新聞發(fā)布會時,該企業(yè)老總用一句通俗的話形容了IT技術發(fā)展與產品更迭的速度。

在政府采購領域,由于新品繁多,加之分類規(guī)則不清,導致產生諸多采購難題。集采機構發(fā)現,IT新品往往缺乏有針對性的產品分類標準和采購經驗。解決途徑就是準確把握采購人需求,熟知新品功能,達到提高采購效率的目的。

盲目跟風不可取

2010年,IT江湖風起云涌——智能手機火爆、平板電腦熱銷,似乎預示著IT新紀元即將到來。在新品的上市浪潮中,政府采購不可避免地被“卷”了進來。幾樁與IT新品相關的“豪華采購門”事件把政府采購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盡管當事部門異口同聲地解釋采購這些產品是為滿足需求,但回應他們的依然是大眾狐疑的目光。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如果政府部門采購新品是滿足采購需求的最佳選擇,更好地為公眾服務,并無不可。反之,如果政府部門是為跟風趕時髦,采購技術參數遠高于采購需求,導致用牛刀殺雞的荒唐局面,那就是對財政資金無恥的浪費!”名為淡藍心境的網友在博客中寫道。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記者在某電子產品賣場采訪后發(fā)現,消費者對于購買IT新品的共識是,產品優(yōu)勢不在于其功能是否足夠強大和前端,而在于是否能滿足購買人的應用需求。

新品分類迫在眉睫

政府采購當事人對產品分類以及科學準確地設置技術參數早已翹首企盼。

有專家認為,產品的不同分類決定了采購人購買該產品所能享受到的服務,甚至會直接影響該產品的價格,如果不能規(guī)范產品分類,采購人就可能無法獲得優(yōu)惠的價格和優(yōu)質的服務。

以蘋果公司iPad為例,在服務標準方面,由于業(yè)界對iPad尚沒有明確分類,有消費者認為iPad屬于計算機,要求蘋果公司按照計算機標準提供三包服務。蘋果公司認為,iPad不屬于計算機,只愿意提供1年的三包服務。在關稅標準方面,我國海關對境外購買iPad的入境旅客征收1000元關稅,蘋果公司的看法是,iPad應屬于計算機,根據有關規(guī)定,計算機產品進口關稅為零,增值稅不超過17%,海關對iPad等電子產品征收1000元關稅過高。生產廠商對新品分類尚且含糊,政府采購又該如何分類新品呢?

把握產品應用領域

記者通過采訪了解到,當事人對IT新品的歸類方式持2種意見:一是具體產品具體分析,在采購程序啟動前通過咨詢的方式對采購對象進行分類,咨詢對象可以是采購人、專家、供應商、專業(yè)技術人員。這種方法雖有針對性,但缺陷也很明顯,效率偏低,難以處理大量新品歸類采購的情況。二是根據產品的設計方式和核心部件進行分類。這種歸類方法盡管效率高,但核心功能會與采購人的需求產生出入,采購過程使用的關鍵技術參數往往會失去應有的作用。

除采購工作外,日益擴大的IT新品采購量對集采機構工作人員的專業(yè)素質也提出了高標準嚴要求。“看來只有終身學習,才能跟得上技術的發(fā)展步伐,才能采購到既滿足采購人需求又充分發(fā)揮政策功能的新品。”業(yè)內人士的這句話成了集采機構工作人員的共識。

責任編輯:

本文來源: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yè)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chuàng)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yè),推動政府采購發(fā)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yè)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yè)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fā)展事業(yè)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隆⑵萍居嗛?。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