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采購報社主辦 財政部指定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
當前位置:首頁 >> 熱點專題 >> 【周年特刊】之“我在成長,有你見證”

【周年特刊】之“我在成長,有你見證”

欄目: 熱點專題 時間:2014-02-21 10:53:17 發(fā)布:管理員 分享到:

歲月不拘,時節(jié)如流,轉眼間《中國政府采購報》走過了第一個四季輪回,站在第二個年輪的起點上。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讓我們驕傲的是:植根于政府采購事業(yè)的沃土中,我們一直以推動行業(yè)發(fā)展為己任。

為了這種責任,我們義無反顧地奔波在路上!而在這條路上,有你——我們的讀者,與我們相伴,并給了我們前進的動力和發(fā)展源泉。

正是你們,提供了豐富的采訪源泉,正是你們,對開展的活動踴躍參與,也正是你們,對報紙的發(fā)展熱切關注并積極建言獻策。

一年的風雨歷程,激情不減;365天時光荏苒,我們結下了深情厚誼,早已心意相通。

如今,在本報創(chuàng)刊一周年之際,讓我們擷取那些珍藏于彼此心海中的溫馨點滴,做一次凝眸回望,在《中國政府采購報》的精神家園之中,投入地笑一次。然后,讓我們帶著新的使命和憧憬,踏上新的征程!

我在成長,有你見證

一封感謝信

遼寧省財政廳給本報的感謝信帶著濃情厚意。

“近一年來,《中國政府采購報》緊跟我省政府采購改革步伐,圍繞我省政府采購工作重點,進行了大量準確、及時、深刻的報道。”去年底,一封帶著濃濃深情的掛號信抵達中國政府采購報社,字里行間浸透著對中國政府采購報社的感謝之意。

由遼寧省財政廳發(fā)出的這封感謝信這樣寫道:“《讓政府采購工作支持經(jīng)濟發(fā)展轉變》、《遼寧沿海開發(fā)創(chuàng)造縣級工程采購增長極》等報道采訪深入、文字生動;政府采購電子化平臺建設等選題契合省委省政府工作要點;積極配合省財政廳完成了全省政府采購監(jiān)管機構培訓等年度重點工作。”

從炎炎酷暑到冬雪飄零,僅去年下半年,《中國政府采購報》的記者十多次奔赴遼寧等東北三省,采寫出大批新聞稿件,得到當?shù)卣少彵O(jiān)管部門的充分肯定。正如遼寧省財政廳在感謝信中提到的:“報社人員工作作風踏實細致、認真嚴謹。”在與采訪部門的領導深入接觸以后,記者還與采訪對象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逢年過節(jié),與記者用一張賀卡或一個短信,傳遞著溫情。特別是本報記者趙環(huán)宇在與遼寧省政府采購領域的工作者們接觸之后,將所見所聞和所感用飽含感情的筆調寫出了文章《堅守》。一位讀者看過之后打電話說,報道展示了基層政采工作者辛勞糾結的真實形象。

感謝信中還提到:“我省高度重視輿論宣傳工作,將貴報作為宣傳我省財政和政府采購工作的重要媒體,并積極配合報社的采訪報道工作,樹立遼寧財政的良好形象。”在信的最后,對《中國政府采購報》還提出希望:衷心希望《中國政府采購報》“繼續(xù)發(fā)揮立足財政、宣傳財政、服務財政的作用,與我省共同開創(chuàng)財政工作的美好明天!”


一張照片

美編選取扎在“書山”中的賈康照片,大家一致認為“最賈康”。

好馬配好鞍,好文章自然也要有好圖片來配,才能更給力。為了一張好圖片,編輯和美編們常常抓破幾層頭皮。而其中,碰到一些“出鏡率”較高的人頭照,處理起來更讓人左右為難。要給人點新鮮感談何容易?在做“十二五”理論前瞻欄目時,這個難題表現(xiàn)得更為突出。采訪對象都是業(yè)內再熟悉不過的面孔,如何讓這些熟面孔給人不一樣的感覺?

也許,最好的答案就是還原采訪現(xiàn)場。在對財政部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采訪時,采訪團隊有意識地抓拍了他工作和談話時的鮮活場景。后來,經(jīng)過反復挑選,選取了他扎在“書山”中的場景。畢竟到過賈所長辦公室的讀者是少數(shù),而去過賈康辦公室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滿屋的書。照片見報后,有熟悉賈所長的業(yè)內同行評價說,那張照片拍得最“賈康”了——扎在“書山”里的一位學者的工作畫面被搬到了版面上。

可如果沒有現(xiàn)場圖片,又該如何?那就該考驗美編們的實力了。讓人自豪的是,報社的兩位美編都出身名牌美院,美術功夫了得,圖片處理自然是小菜一碟。但更難能可貴的是,她們居然能把這“小菜”做得有滋有味。在其后刊登的對中央財經(jīng)大學徐煥東教授的采訪報道時配的那張照片,集中體現(xiàn)了這種功力和火候。安靜而不死板、儒雅而不失灑脫,在平面的報紙版面上展示了一個活生生的人。
后來,徐老師曾打電話過來又多索要了幾份那期的報紙。他說,要把這期報紙寄給自己的幾位親朋好友,一方面是讓他們讀讀自己的作品,另一方面還要讓他們好好看看上面的那張照片。

我想,如果美編們能親耳聽到此番話,那她們一定不會再為工作的繁瑣與單調糾結。因為,她們是美麗的創(chuàng)造者,不僅把美體現(xiàn)在了版面上,更把美根植于讀者的生活中。


一條短信

記者冒嚴寒采寫《9個人,10億元,怎么管?》深深打動了讀者。

在記者的手機里,有一些短信總也舍不得刪除。本報記者趙環(huán)宇手機中就總保留著丹東市財政局副局長唐慶躍發(fā)給她的一條短信。趙環(huán)宇說,每次打開手機看到那條短信,便想起了去年冬天在漫天飛雪的鴨綠江邊采訪時的場景。

去年元旦前,趙環(huán)宇奔赴東北采訪,然而一場大雪讓整個東北的交通陷入癱瘓。公路封閉、鐵路停運、飛機停飛。

看著窗外紛飛的雪花,記者卻全無賞雪的雅興,采訪任務之一是遼寧省政府采購典型——丹東。近在咫尺,卻由于高速封閉,遙不可及。

打道回府不甘心,當?shù)弥挥?ldquo;綠皮火車”通往丹東后,趙環(huán)宇毫不猶豫地登上了火車。200多公里的路程,平時只要2個多小時的車程,這次卻在擁擠冰冷的車廂中搖搖晃晃了5個多小時,在晚上10點到達丹東。

次日上午在采訪了唐局長、政府采購辦公室隋主任后,趙環(huán)宇隨即返回沈陽。盡管疲憊,卻還在為上午的采訪興奮著。

通過整理,丹東繪制的政府采購監(jiān)管路線圖躍然紙上,而與唐局長和隋主任交談中那些鮮活的語言與畫面,那些酸甜苦辣的經(jīng)驗,他們對于政府采購事業(yè)的那份熱忱,讓記者迫不及待地想寫下些什么。
“綠皮火車”在白茫茫的雪野中行駛,車上記者的鍵盤劈啪作響,當火車抵達沈陽,通訊《9個人,10億元,怎么管?》和手記《堅守》成稿。當晚稿件即發(fā)送回丹東審稿。丹東財政局的負責人非常驚訝,他們都沒想到如此短的時間記者就寫出稿件,更沒想到稿件質量如此之高。

短信的內容在此不加贅述,唐局長對稿件及報社的工作作風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記者將它看作一份鼓勵,倍加珍惜。而那一次短暫的交談,也讓記者與丹東的政府采購工作者結下深厚的友誼,逢年過節(jié)彼此互發(fā)短信傳遞友誼與理解。


一袋蘋果

“這是我們郊區(qū)特產(chǎn)的蘋果,味道特別好。前幾天我們辦公室的人去那邊采摘,回來囑咐我一定要給你帶幾個過來嘗嘗。”在2010年《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常熟年會上,天津市財政局政府采購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將一袋蘋果交到了本報記者的手中。

從黃河以北到長江之南,小小一袋蘋果,奔波了數(shù)千公里。記者捧著這香甜的蘋果只覺得陣陣暖意在心中涌動。

捕捉新聞、做好報道,這是記者這個職業(yè)的應有之義。從去年創(chuàng)刊伊始,本報幾次組成報道小組專赴天津,對其典型經(jīng)驗進行專題報道。先后推出了“武清區(qū)先進”、“天津市政府采購中心綠色采購”、“天津市采購人會議”和“天津市區(qū)縣采購”等專題。去年年底,天津市武清區(qū)政府采購中心更是獲得了全國財政系統(tǒng)先進集體的光榮稱號,成為全國第一個獲此殊榮的政府采購部門,本報第一時間組成報道組,奔赴武清區(qū),深入基層采寫了這個先進集體。

與采訪單位之間結下的深厚友誼,是記者這個職業(yè)所給予記者最溫情的禮物。本報記者與天津市政府采購部門的工作人員已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在記者去采訪時,天津政府采購部門風雨無阻地照顧本報記者在當?shù)氐淖⌒校粸閹椭浾唔樌稍L,加班加點地協(xié)助著記者。每當天津市財政局分管政府采購工作的副局長笑著說“這是我們自己的記者”時,作為政府采購行業(yè)媒體人的幸福感和歸屬感,在記者心底油然而生。這份默契的感動,記者將永遠珍藏在心底。(本版未署名文字:錢月婷 趙家旺 趙環(huán)宇 邢曉丹)

責任編輯:

本文來源: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yè)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chuàng)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jīng)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yè),推動政府采購發(fā)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yè)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jīng)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yè)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fā)展事業(yè)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隆⑵萍居嗛?。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shù)剜]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