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建設是政府采購邁向國際化突破口
本報訊 記者田冬梅報道 無論是國內的政府采購制度改革,還是與國際市場的接軌,都面臨著規(guī)則性問題,而政府采購標準化建設實際上是國內規(guī)則與國際規(guī)則接軌的突破口。
日前,在由中國財經報社、中國政府采購報社和中國政府采購新聞網主辦的《中國政府采購報》創(chuàng)刊一周年暨“中國政府采購標準化建設業(yè)務研討”活動上,財政部國庫司總會計師王紹雙表示,步入“十二五”時期,我國政府采購工作既面臨著深化制度改革的問題,又涉及與國際融為一體的問題。而政府采購標準化建設,正是基于現階段我國政府采購工作面臨的主要特點和主要任務而提出的一種發(fā)展思路。
“政府采購這項制度肩負著重要的責任,不僅要為改革的大局服務、要為經濟建設服務,同時還要為廣大的企業(yè)服務。”王紹雙表示,當前我國政府采購制度正處于與國際接軌的過程中,這對國內的政府采購規(guī)則提出了要求,即國內的規(guī)則如何融入國際的問題,而標準化建設不僅是突破口,也是一個非常緊迫、非常重要的一個基礎性的工作。
“縱觀西方發(fā)達國家政府采購制度的發(fā)展,大多經歷了先行法制化,進而推進規(guī)范化、標準化的過程。”王紹雙認為,從我國的政府采購制度改革實踐來看,在政府采購工作改革初期的重心主要集中在建章立制上,體現出了很強的法制化建設特征。而近年來,隨著法律制度框架的初步形成,以及職能體系的日益健全,政府采購步入了全面發(fā)展階段,政府采購制度改革的重心更多地轉向了程序控制、行為規(guī)范層面,我國的政府采購改革也逐步轉入規(guī)范化、標準化并行推進的階段。
王紹雙表示,政府采購的標準化建設是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形成固定的反復使用的規(guī)則和標準的過程,從當前的政府采購實踐經驗來看,我國已具備了相關條件。然而,政府采購標準化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涉及政府采購工作的方方面面。需遵循系統(tǒng)建設,統(tǒng)籌推進的思路,繼續(xù)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并不斷加強政府采購與財政各項改革的協同配合。
王紹雙強調:“政府采購標準化建設是一個嶄新的課題,推進這項工作有賴于各地和有關部門以及政府采購當事人、專家學者以及新聞媒體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yè)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chuàng)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yè),推動政府采購發(fā)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yè)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yè)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fā)展事業(yè)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