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采購報社主辦 財政部指定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
當前位置:首頁 >> 陽光副刊、電子報 >> 母親的日歷

母親的日歷

欄目: 陽光副刊,電子報 時間:2017-03-23 18:14:23 發(fā)布:管理員 分享到:
【摘要】

【我的父親母親】

母親的日歷

■ 包松林

從我記事起,家里的土墻上就掛著一本日歷,母親不識字,但認得數(shù)字,每年添一本日歷,是雷打不動的程序。往往年關(guān)將近,母親就把積在那兒的幾十個雞蛋拿到鎮(zhèn)上換幾個錢,再買回一本嶄新的日歷,這種儀式感成了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無形的日子,似乎因為有了日歷變得實實在在。

每到十二月的最后一天,母親總是輕輕撕下最后一張日歷,然后把新日歷小心掛到西面墻的鐵釘上。墻上只有兩樣物品,一個是大幅的紅燈記劇照貼畫,一個就是小小的日歷了。日歷雖然只有巴掌大,卻是厚厚的,飄著油墨香,像一本老版的新華字典。那時我還沒上學,總覺得日歷上的數(shù)字單調(diào),沒有連環(huán)畫好看。有次母親撕下一張后,說再過半個月就要過年了,這讓我興奮起來,因為過年就意味著有新衣服穿,有花生吃,還有蒸饅頭。又一想,還要等半個月呢,于是靈機一動,趁沒人注意,拖來凳子,爬上去踮起腳,把十五天的日歷從中一張隔一張?zhí)崆八旱?,還把扯下的日歷折成七只小紙船。誰知第二天早上這事就被母親發(fā)現(xiàn)了,并從我的蕎麥殼枕頭下面找出了紙船“證據(jù)”。生氣的母親把我從熱被窩里拉出來,用鞋底在屁股上打了一頓,幸虧那時只是布鞋,但疼痛的感覺還是記住了一陣子,從此不敢亂撕日歷。

春節(jié)過后就逐漸步入春天了,開始農(nóng)忙,我們家這樣的下放戶也不例外,父親母親與老農(nóng)們一樣下田干活。母親總是早早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撕下一張當天的日歷,然后拿著這張薄薄的紙送入灶堂,用火柴點著后當引火草,日歷的功能在火光的映照下升騰。家里人都起床了,捧著粗碗,雖然是稀薄如水的玉米粥,但熱粥的溫度傳到手上漫延到全身,擋住了料峭的春寒。母親說,今天是驚蟄,上午去翻土,春分一到就要播種了,要搶在前面做準備,說著呼啦啦幾口熱粥下肚,丟下碗扛起釘耙就往田里趕,我也挎著竹籃去河邊割豬草。母親還是一天天撕日歷,厚實的一本漸漸變薄,忽然有一天早上,母親遞給我和姐姐一人一只鴨蛋:“今天是立夏,你們躲到麥田里吃了。老話說‘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吃了討吉利,快去吧?!蔽乙涣餆熍苓M門前的麥地,蹲下來,剝開蛋殼,白嫩嫩、熱乎乎,鴨蛋的香味混著麥葉的清香,先小咬一口,再大咬一口,那個美呀。

過了盛夏,我就要上小學一年級,心里既欣喜又忐忑。到了九月一號,母親照例撕下了當天的日歷,還在早餐粥里加了些赤豆,幫我歸置好了書包,一直把我送到田埂上,邊走邊叮嚀 :“看到先生要主動喊,與同學要相處好,今天起你是讀書人了?!?/p>

落實政策回城后,母親仍保持著掛日歷的習慣,日歷的版樣大了一號,里面除了日期之外,增添了宜嫁、宜出行、宜理發(fā)和忌掘井、動土、上梁之類的內(nèi)容,母親不識,只聽鄰居說過。但她不以為然,覺得哪有那么多禁忌,為人多做善事,啥也不必擔心,一副樂天派的樣子。后來流行掛歷,風景的、美女的、豪車的,種類繁多,母親不喜歡這些花里胡哨的,還是一如既往地用日歷。每至歲末,母親就關(guān)照我:“吃的穿的都不要孝敬,只買一本日歷帶來就行,可不能糊里糊涂過日子?!?/p>

墻上的日歷一天天變薄了,終于一張不剩后換成了新的。又薄了,又厚了,時光在不斷的厚與薄間流淌,一頁頁的日歷如春花般綻開,又似秋葉輕輕飄落。年復一年中,扯日歷的人日漸老了容顏。

母親撕日歷最開心的一次,是孫子出生那天。那天早上我去報喜,老人家笑得合不攏嘴,第一反應(yīng)是對著日歷看了又看,眉眼生風,輕輕地撕下六月七日那張日歷紙,轉(zhuǎn)身進了房間,把薄薄的日歷紙壓在五斗櫥的玻璃板下,并與我小時候的照片排在一起,覺得放得不夠齊,又重新移開玻璃,把日歷紙微挪了一下,直到滿意了,才把玻璃蓋上去。那專注的神情,不亞于用千分卡精準地計量一只零件,可見孫子在她心目中的份量。后來,我時常為孩子拍些生活照,尤其是學走路、玩滑梯,還有湖中戲水的場景,精選了十二張照片放大制作成掛歷。這次母親沒有拒絕,她一邊翻看一邊笑瞇瞇地說:“這大頭孫子,不知前世哪輩子修來的!”從此,母親每天撕下一張日歷,同時望一眼印著孫子照片的掛歷,日歷掛歷同時上墻,這是唯一的一年。

日子一天天流去。當我步入中年時,母親已是一頭雪白,父親離世后,母親日顯孤寂,我和愛人隔三岔五地去看望。母親身體尚健,生活自理,平時除了在門口曬太陽,更多的時候在室內(nèi),時不時翻看墻上的日歷,每天與一張薄薄的紙對視,似乎有一種寄托。春節(jié)回家團聚,我無意間發(fā)現(xiàn)日歷中有兩張被斜折起來,細看日期,一個是父親去世的忌日,一個是清明節(jié),剎那間我的眼眶濕潤了,在這薄薄的日歷紙上,承載著母親層層的思念。

去年底我因公出差,回來后找遍所有書店書攤,總算買到了僅剩的一本日歷。母親接過來小心翼翼地掛到墻上,隨手翻了翻說,揚揚要放寒假了吧,平時功課多,放假讓孩子也喘口氣啊。

沒過兩天,一向健朗的母親突然吞咽困難,趕緊送她去醫(yī)院,診斷結(jié)果令人無法接受。母親倒很坦然,只是病房里沒有日歷,她要扳著手指頭算日子。母親拉住我的手說:“我的日子不會長了,早點回家吧,不要拖累大家。”

那本沒有翻動的新日歷,至今還掛在墻上。母親不在了,我還是常回去看看,藤椅、水缸、菜籃,都靜靜守在原處。日歷仍是厚厚的,我輕輕吹去封面上的灰塵,日歷似乎也看著我,如同永遠的母子對望。

(作者系無錫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現(xiàn)就職于江蘇省無錫市政務(wù)管理辦公室)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quán),若需轉(zhuǎn)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本文來源:中國政府采購報第652期第8版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lǐng)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yè)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chuàng)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jīng)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服務(wù)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yè),推動政府采購發(fā)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yè)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jīng)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yè)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quán)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fā)展事業(yè)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shù)剜]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