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時評:用歷史眼光看責任
人民日報時評:用歷史眼光看責任
自古至今,對于在位的官員來說,都面臨一個如何繼往開來的考驗。
徐州有個蘇堤,它靜臥千年,向后人回答了蘇軾當年作為知州是如何“干好前任”的。蘇軾到任時恰發(fā)生黃河泛濫,“彭門城下,水二丈八尺”。他挺身而出,“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組織軍民筑堤搶險。他本人也“親荷畚鍤,布衣草屨”,“廬于城上,過家不入”。抗洪勝利,百姓安居,作為現(xiàn)任,應該是對得起職責了。但他又提出“筑堤防水,利在百世”,帶領(lǐng)民眾筑堤“七百九十丈”。這些用頑石修筑的長堤,也就是今天的蘇堤。北宋的時候,黃河泛濫周期是二三十年,而地方官一般任期3年,在一些人看來,他作為前任,完全可以不必為后任考慮,去費力勞神地筑這個蘇堤。但他做了。
山西有個右玉縣,這個滿目蒼翠的“塞北綠洲”,向世人述說曾在這兒任職的18任縣委書記是如何“干好后任”的。右玉縣位于晉西北邊陲,常年風沙。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大風中的右玉“不植桑蠶不種麻”“百里竟無一家人”。18任縣委書記一張藍圖、一個目標,一任接著一任、一屆接著一屆干。有一首贊揚他們的詩寫道:“十八書記抒壯志,六十春秋揮鋤鉤。終見‘善無’變善有,已將沙洲換綠洲?!碧热?8任中,有一位后任拋開前任另起爐灶,也決不會有右玉的今天。
但是,也有些干部沒有這樣的胸襟。有的當任時,為了眼前得益和所謂的政績,拍胸脯、瞎折騰,為后任留下了一堆解決不了的難題和矛盾。有的當任時,全盤否定前任,縱使正確的東西也不愿堅持,總喜歡別出心裁,造成前任規(guī)劃的發(fā)展項目和開創(chuàng)的事業(yè)半途而廢,已經(jīng)投入的財力、物力、人力付諸東流。還有的干部如70年代電影《青松嶺》里的錢廣,為了給后任出難題,暗中使招,帶的馬匹匹桀驁難馴,造成非錢廣不可的局面。
說到底,無論是前任還是后任,心中都要有一顆公心,都要有一種歷史責任感,都要有更寬廣的胸懷。有了公心,就能擺脫個人利益、榮辱和得失的羈絆,時刻擺正自己內(nèi)心的天平。有了歷史責任感,就能想到自己肩上扛的責任,時時惕厲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對得起百姓,經(jīng)得起后人和歷史的檢驗。
有了更博大的胸懷,自然就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容得更多。
有人形象比喻,前任后任如同登高的臺階,假如一個臺階高、一個臺階低,就會一腳深、一腳淺,腳下無根,踉踉蹌蹌,跌跌撞撞。對于領(lǐng)導干部來說,無論前任后任,都是黨和人民事業(yè)中的一節(jié)鏈條、一塊墊腳石。前后勾連,相互鋪墊,才能薪火相傳、事業(yè)興旺。前任要勵精圖治,打好基礎(chǔ),時時多為后任著想,當一任領(lǐng)導,負幾代責任;后任要不辱使命,拿好接力棒,繼往開來,奮發(fā)進取,不斷開創(chuàng)新局面。前任后任一以貫之,接力前行,就能所向披靡,無往而不利。
吳樵人
責任編輯:l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lǐng)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yè)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chuàng)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jīng)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yè),推動政府采購發(fā)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yè)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jīng)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yè)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quán)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fā)展事業(yè)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shù)剜]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