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凝望那山坳里的燈光
【散文】
我在凝望那山坳里的燈光
■ 李曉
重慶,這個大山大水相伴的都市,它已走過了直轄20年的旅程。在這個都市鏗鏘的足音里,我默默見證著它成長的喜悅。
作為一個平平常常的基層財政工作者,我能為這個都市的崛起,做一點什么呢,哪怕是添一塊磚,加一片瓦。
這是歷史上最好的時代。在最好的時代里,依然還有一些人,掙扎在貧困線上,他們?yōu)橐缓勈骋黄帮嫴傩闹?,求索著,期待著?/p>
2015年,在我們這個國家,吹響了扶貧攻堅的號角,這是一場國家行動,向貧困宣戰(zhàn)。我所在的街道,還有98個人,屬于建卡貧困戶。單位對貧困戶,實行一對一的對接幫扶,我聯(lián)系的,是民強村的貧困戶龔大錫家。
2015年夏日的一天,我和隨行的村里干部第一次到龔大錫家進行家訪。龔大錫的家,坐落在民強村的山坳里。說是一個家,其實就是兩間破爛窄小的老墻房子,老墻是傳統(tǒng)的土墻,我看見有當年夯墻時用的竹篾迸出,亂竄的青苔爬滿了斑駁門框。推開木門,只見一個老人正哆嗦著在煮飯,柴火灶里嗆人的煙霧讓他不停地咳嗽,這個老人就是龔大錫。見我們進了屋,龔大錫慌忙站起身子,他眼圈周圍浮現(xiàn)起兩個碩大的眼袋,一看就明白是滄桑歲月里的堆積。他謙卑的目光望著我,把粗糙的一雙手伸向了我,又猛地縮回去了,在袖子上擦了擦顯得尷尬地說:“我手上有灰,有灰?!蔽依∷氖謫枺骸褒徥?,您多大啦?”他呵呵呵笑了起來說:“今年68了,68?!薄芭?,您和我母親一年的?!蔽一卮鸬?,心里突然多了一份親切。我母親56歲那年,也是帶著一把鐮刀、一個泡菜壇子、睡了24年的老床這些山里家當進城的。
“龔叔,今后,我會常來看您,您把我的電話記上,有啥事兒給我打電話?!饼彺箦a沒有手機,他把我寫的小紙片藏在了衣服口袋里,又說:“我侄兒就住在旁邊,他有手機,我把你的電話說給他?!?/p>
那天中午,龔大錫拉著我們幾個人的袖子挽留我們在他家吃頓飯,他說昨晚知道我們要來,一大早就把一個臘豬腳燉在鍋里了。我們謝絕了。
龔大錫家到底是怎么沒脫貧的?上面說了,要精準扶貧,我又能幫助他什么呢?我在村上了解了龔大錫家的一些情況。說是一個家,其實11年前就他一個人過了,龔大錫一直未婚,他40歲那年在一棵樹下抱回一個棄嬰,勒緊褲腰帶撫養(yǎng)到了16歲,女兒就到湖南打工去了,好幾年沒了音訊,龔大錫還以為女兒在世上沒了,絕望之極有一次竟跑到一棵樹上去上吊,被早晨去賣菜的一個農(nóng)人救下。當年,就是在那棵樹下,龔大錫在襁褓里抱回了這個被遺棄的生命。女兒20歲那年回了一趟家,帶回一個男子,說是馬上要結(jié)婚了,開口向龔大錫要結(jié)婚的錢:“爸,我要結(jié)婚了,你給一萬塊錢。”在土里刨食的龔大錫,上哪兒找一萬塊錢呢?后來,龔大錫把一頭年豬賣了1000多元錢,再翻箱倒柜摩挲出幾百塊錢,湊了2000元錢算是給女兒的嫁禮。女兒在家住了3天就氣呼呼地走了。自那以后,幾年里,女兒只給家里來了兩次電話,電話打到她的堂哥家,龔大錫興奮得蹦跳著來接電話,女兒連爸也沒喊一聲,就問:“錢,錢呢?”
龔大錫曾經(jīng)找過村里,要求評為五保戶,但一家人的戶口里,還有女兒,條件不符合。龔大錫為此氣著說:“這樣的女兒,可以解除父女關(guān)系了!”當然是氣話,他是一個愛面子的人。
我先后去了龔大錫家五六次。2015年的中秋,我給他買了月餅等禮物去看他,只見他滿眼都是渾濁的淚。
中秋夜,一輪明月的清輝灑在村莊,有風(fēng)吹過,門前松樹林松濤陣陣,喚醒寂靜之中熟睡的村莊。龔大錫養(yǎng)了一頭大黃狗,算是他的一個伴兒。那天晚上,我決定多陪老人一會兒,他從枕頭下摸出一張照片,那是女兒13歲那年照的,長辮子,水靈靈的眼睛?!褒徥?,您是不是想女兒了?”“我咋不想嘛,也算是從我身上掉下來的肉?!彼麚潴臏I在我面前掉下來。
當晚我回到城里,回望茫茫群山中,明白了那孤寂的昏黃燈光下,一個老人翹首的等待。
我似乎找到了一把“扶貧”的鑰匙。情感上的荒蕪,是最受煎熬的。我從龔大錫的侄兒那里,打聽到了他女兒的電話。我接連聯(lián)系了10多次,要么不接電話,要么說了幾句就擱了。我發(fā)短信告訴她她爸爸的寂寞與盼望。終于,我用真誠換來了她對我的傾訴。
在我的努力下,龔大錫和女兒通了4次電話。女兒在電話里喊他“爸”了,龔叔“喂,喂,喂”地答應(yīng)著,父女間心里冰封的河流,在2015年的秋天解凍。女兒說,在龔叔70歲的時候,會帶著孩子回家看看他。龔叔70歲,也就是今年,這讓他心里有了盼頭。
龔大錫年紀大了,不可能去搞啥產(chǎn)業(yè)脫貧,有一天他對我說,我養(yǎng)了雞鴨,還想養(yǎng)一頭牛,屋后山坡上,滿是青草。這是一個固執(zhí)的老人,這些年來他拒絕用化肥農(nóng)藥,用草木灰種莊稼,他是這個村子里,一個傳統(tǒng)農(nóng)人匍匐在大地上最后的身影。
我向我們單位的領(lǐng)導(dǎo)匯報了此事。正好,領(lǐng)導(dǎo)聯(lián)系了一個有錢的老板,那老板捐助了龔大錫2000元錢,幫他買了一頭小肉牛。
2015年年末的扶貧驗收,通過算賬,龔大錫家達到了脫貧標準,他自己也很滿意。那一年,他還殺了一頭年豬,他知道我喜歡吃豬血,就把豬血給我留著了,我塞給他200元錢。
2016年的鞏固脫貧,我與單位領(lǐng)導(dǎo)聯(lián)系財政部門,籌集了6萬元,加上村上黨員干部捐款7000多元,在龔大錫的老房子旁邊建起了兩間水泥磚的小房子,還為他的新房子安裝了自來水,通自來水那天,我看見他捧著“嘩嘩嘩”流淌的自來水,喝了好幾口,山里清亮亮的地下水,甜啊。
今年春節(jié)期間,我從海南回來,就看到在大門收發(fā)室,有一只大紅雞冠的雞綁著稻草,那是龔叔給我送來的,是他純樸的心意。我收下了,特地讓人帶給他300元錢,這也是我的一點心意。
在2017年7月的國家扶貧驗收工作中,工作人員來到龔大錫的家,見到他家收拾得井然有序干干凈凈,工作人員問他:“龔叔,您對扶貧工作滿意嗎?”龔大錫滿眼是淚,他抓住工作人員的手激動地說:“而今啥子都不缺了,還有啥不滿意啊……”
山坳里的燈光,我常在城里凝望,龔叔,我突然想把您,當成我的一個親人。我一生相守的重慶,在這片3000多萬人口的美麗之地,在無數(shù)個家庭亮起的燈火里,龔叔,我由衷希望,也有屬于你的一盞溫暖之燈、幸福之燈在村莊閃爍。
(作者單位:重慶市萬州區(qū)五橋街道辦事處財政所)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quán),若需轉(zhuǎn)載或復(fù)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lǐng)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yè)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chuàng)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jīng)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服務(wù)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yè),推動政府采購發(fā)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yè)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jīng)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yè)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quán)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fā)展事業(yè)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隆⑵萍居嗛?。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shù)剜]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