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采購報社主辦 財政部指定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
當前位置:首頁 >> 陽光副刊、電子報 >> 我與《同塵》

我與《同塵》

欄目: 陽光副刊,電子報 時間:2017-11-30 18:48:32 發(fā)布:管理員 分享到:
【摘要】

【文學自由談】

我與《同塵》

■ 爾雅

我很早就有這樣的愿望:寫一部關于藝術家題材的小說。藝術家處于欲望漩渦的中心,但又常常被喧嘩的聲色疏離。他們制造潮流,引領消費,卻又是時代的敵人。他們既安靜又輕浮,寂寞又敏銳,他們既與日常生活對抗,又是自我舞臺上孤獨的舞者。大多數(shù)藝術家最終成為撲向火焰的飛蛾。只有少部分人獲得了成功。但是很奇怪,這并未影響到他們飛翔的渴望。

2008年冬,本土開始申報重點文藝項目。我填寫了項目申請書。其中包含一個數(shù)千字的作品梗概。我得到一筆兩萬元的資金。小說里主要有四個角色:一個畫家,一個電影導演,一個開了畫廊的女商人,一個曾經(jīng)是畫家和歌手的年輕女人。手頭已經(jīng)有相當多的資料,但此時忽然覺得不夠。寫小說不能泛泛而談,不能只寫那些讀者知道的部分。要對涉及到的行當有更多的了解。比如小說里最后出現(xiàn)的揭裱情節(jié)。揭裱是中國畫中一種神奇的技藝,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瀕臨失傳的地步。但揭裱是小說里必需的情節(jié),這就需要寫作者了解這種神秘、復雜技藝的源流、工藝過程,以及江湖掌故與秘聞。再比如關于電影導演的知識。我在大學開設電影課,有差不多一萬張DVD和藍光碟片,是本埠收藏電影最多的人,周圍也有很多導演行業(yè)的朋友。但是就一部小說而言,這些資源也許只能解決常規(guī)的問題,還需要有更深入專門的知識:一部電影是如何生產(chǎn)出來的,它涉及到哪些復雜、不穩(wěn)定的因素,一個導演的光鮮形象背后,又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以及他與拍攝團隊之間,有哪些愉快的或者痛苦的糾纏。寫小說當然不是為了賣弄這些生僻的知識,這些知識也未必在作品里用得到。但我知道西方的許多小說家都需要這么做,他們小說里的建筑、酒吧、某個文明的遺址,以及街道上的門牌號碼往往是真實的,出現(xiàn)在這些地方的人物與故事卻是虛構的。虛擬與想象往往需要基于人類學、社會學或者生物學的真實。中國文學的傳統(tǒng)也一樣。小說家講述某地某時的傳奇,讀者經(jīng)常會以為他講述的是真實發(fā)生的故事,但實際上是小說家的敘述花招。這也許正是古典筆記小說的魅力。

此后我花了一年多時間進行田野采風。我主要到過的地方有:甘肅的主要地州城市,西寧、銀川、西安、北京、上海、杭州、蘇州、成都、廣州、天津、武漢、南昌等等。凡一千公里以內的路程駕車,一千公里以遠則乘坐火車。駕車里程達兩萬余公里。每到一地,主要的日程是,觀摩當?shù)氐臅嬍袌觯咴L某些書畫家,在城隍或者古玩街觀察書畫家的創(chuàng)作與交流活動。

我的故鄉(xiāng)是中國著名的書畫之鄉(xiāng),書畫家數(shù)量龐大,店鋪林立,蔚為大觀。我在其中逗留的時間最多,也為我需要的知識提供了生動、豐富的樣本。小說中主要人物的雛形就來自故鄉(xiāng),關于鄉(xiāng)村現(xiàn)實的載體也主要發(fā)端于此。有一個故鄉(xiāng)的好友,現(xiàn)在已是當?shù)刈詈玫臅液妥碳?,給我提供了大量有用的書畫知識和江湖秘聞。然后我發(fā)現(xiàn),通常所見的關于書畫題材的文學作品,其中的描述非常不可靠,完全是大而化之、自我臆想的通俗劇。

2010年2月正式開始寫作。到2012年8月,我開始改為手寫。小說中的書畫家們都是以手工方式在證明作品的唯一,在表達拒絕復制的欲望。我倡導的手寫運動也是為了向古老的漢語言表達敬意。寫作的時間并不完整,有時候完全中斷。要應對日常生活里出現(xiàn)的各種麻煩。這些麻煩形成了困擾。還有那些喧鬧、熱烈的宴會和沙龍,人們盛裝出行,談論你喜歡的事物和欲望,讓你充滿了曖昧幽暗的期待。你還要時時面對那些質疑你的寫作的人。他們會說,你寫作有什么意義?文學是如此蕭條,世界又這般繽紛,你這樣緩慢地去寫一部小說,究竟是為了什么?

我不能回答這些問題。實際上我也不關心人們的提問。懷疑本身就是生活的常態(tài)。你選擇了這一部分,就需要放棄另一部分。即使在產(chǎn)生了困惑的時刻,我仍然保持了強烈的寫作欲望。那些展開的故事等待著你,你必須面對它們,就像揮之不去的夢魘。實際上寫作并不教人痛苦,相反是愉悅的。故事或者語言里建設了盛大、自由的王國,比現(xiàn)實更豐盈飽滿。敘述者創(chuàng)造并操縱它們,是富有俊美的王。所以我不喜歡那些傾訴寫作痛苦的人。有時候很可能是世俗的欲念太多,他不能保持安靜,不能接受寫作帶來的寂寞。他只是虛妄地熱愛聲名和贊美,他熱愛駿馬,渴望占有卻不愿意自己去經(jīng)營牧場。

當然不僅僅是為了寫一個故事。時代里的故事既豐富又奢靡,個體的寫作者又如何能夠對抗群體的經(jīng)驗和講述。但可以有不同的講述方式。普通的故事可以讓它起伏搖曳,可以有新的、不為人注意的入口??梢员磉_更深沉、持久的感傷與崇高。這些也許是一個嚴肅的小說家真正需要面對的。對于越來越聰明的讀者來說,猜到小說的結局并不困難,如何建構過程并引向結局才更有挑戰(zhàn)力。

2015年1月,小說第一稿約40萬字寫完。主人公之一許多多的故事,從整部小說中析出,組成一部15萬字的長篇,取名《賣畫記》,刊登在2016年《江南》雜志的第1期。

對我來說,《同塵》是我漫長的寫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部長篇小說。我花費了如此長的時間,體驗了如此多的愉悅、感傷和困惑,又遭遇了如此多的浪漫和痛苦,完全可以使我的人生豐盈而美好。

—爾雅—

作家,影視評論家。甘肅通渭人。發(fā)表作品約400萬字。主要作品:《蝶亂》《非色》《賣畫記》《同塵》《一個人的城市》《啞巴的氣味》等10余部。中短篇作品入選多種文學選本。獲得過多次文學獎勵及資助?,F(xiàn)居蘭州。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本文來源:中國政府采購報第719期第8版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yè)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chuàng)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jīng)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yè),推動政府采購發(fā)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yè)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jīng)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yè)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fā)展事業(yè)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shù)剜]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