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濟橋記
【歲月】
通濟橋記
■ 俞儉
婺源思溪通濟橋,近年來成為旅游者打卡的勝景;對于生長于斯的我,更是一個獨特的記憶符號。
“兩岸芳洲過行客,橋梁千古臥長虹。”一道清亮的河流上橫亙著一座古樸的廊橋,標志著進入思溪村。廊橋建于明代景泰年間,已有570多年歷史,名稱“通濟橋”,含通達四方、利濟萬民之意,是四鄉(xiāng)八村來往進出的主要通道。中部橋墩呈“燕嘴”形,有利分解水流沖擊力,保護橋身,上面豎立一根石質佛教經幢“如來佛柱”,柱身八面,每面刻有佛像佛號:南無甘露王如來、南無多寶如來……相對一側則是“禹王宮”,供奉治水大禹神,都是寄予著護境安民的期愿。
5米寬闊的廊橋兩邊是一節(jié)節(jié)橋凳,寬寬的欄桿做靠背,可坐,可靠,可躺,也不知倚靠過多少人的夢,村民乘涼休閑聊天,一年到頭,從早到晚,橋上人聲不斷,是思溪村的民眾樂園。過往行客、挑貨擔的也總愛坐下歇歇腳,靜靜看著橋下流水出神。
我印象里,上世紀80年代廊橋大修過一次,換了橋梁橋板,蓋了新椽新瓦。氣象資料顯示,這一帶是暴雨中心,每年都要經歷一兩場大洪水,上游有一座小木橋,每經洪水就被沖垮,但廊橋從來都是屹立不倒。在村人心目中,歷經歲月滄桑,廊橋樸實無華最牢靠,因而常常以此勸勉晚輩后生,做人做事要像廊橋一樣踏實可靠。
從孩童時起,到上中學、大學,參加工作,來來往往,我走過千千萬萬次廊橋,似乎未曾打量過它,它只是生活中一個理所當然的存在,就像我們的父母、身邊的親人。廊橋承載了歡樂的童年、艱苦的少年,承載了沉重的思慮、美好的憧憬,為我遮風擋雨,為我寬解愁苦,累了靠一靠,煩了坐一坐,陪我度過一段一段有歡笑也有憂傷的歲月。
最難忘的是父親推著載有幾百斤稻谷的單輪車,到鄉(xiāng)糧站交公余糧。從村頭上橋,有一排長長的青石臺階,父親先把車停在臺階下,吆喝二三人幫忙在前面拉車,大家彎腰、弓背、蹬腿,一鼓作氣,直上臺階。上了橋,稍歇會,就輕松過橋,那邊橋頭也有幾步臺階,父親帶著剎車緩緩地一步一步控制節(jié)奏,下得臺階,就直奔5里外的鄉(xiāng)糧站。
我曾跟了幾趟去交糧,也才注意到,父親短短的腿肚子圓鼓鼓的,凸露像蚯蚓一樣的青筋,那就是嚴重的靜脈曲張吧,可能經常用重力導致,到老了一直都沒有恢復。多少年過去了,那網狀的凸露的青筋,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中,每當憶起,心都會一陣痙攣。
為了貼補家用,父親經常上山砍柴,賣到村里茶廠。茶廠在對岸,用單輪車推著五六百斤的柴火,又是一陣艱難上臺階過廊橋,幸好村人鄰居都愿意幫忙。柴火二三塊錢100斤,一年賣個三五萬斤,也換不來多少錢??骋卉嚥褚徽鞎r間,早上6點多鐘出門,到五六里遠的山塢,砍下木柴,一捆一捆從崎嶇的山蔭道上抬出,裝上單輪車,待一步一步拉到廊橋下,已是傍晚時分。
和眾鄉(xiāng)親一樣,廊橋不僅承載了父親沉重的腳步、艱難的生活,也賦予了父親閑適散淡。農閑時節(jié),父親常來廊橋坐坐,打牌,抽煙,聊天,悠然自在。即使雨雪天,父親也會到橋上走走,扶著欄桿看雨雪落在河中的畫意詩情。特別是夏夜,父親忙了一天,在河水里洗個澡,就到橋上乘涼,似乎是最愜意的時光。
后來,每年過年開車回家,會買一些年貨送給村鄰鄉(xiāng)親。車只能停在廊橋一邊,母親就叫父親拿籮筐裝了挑回家,免得手提吃力。父親體力已不比當年,身背有些傴僂,但他還是很高興地挑著年貨走過廊橋,走過村巷。看著他的背影,有點心酸,要他讓我來挑,但他執(zhí)意不讓。
人生易老,依舊當年廊橋。母親去世后,父親突然顯得孤零零的,似乎離不開廊橋了,每天都要去兩三次,80多歲的老人,面對長長的臺階,仍然拄杖而上。這些年,游客們喜歡發(fā)通濟橋的照片或文配圖,我瀏覽網上通濟橋圖片,每每能發(fā)現父親的身影,白發(fā)蒼蒼,白襯衫,舊布鞋,或背手站著看別人打牌,或和二三老者一起聊天,或獨自倚靠橋欄桿,兩眼出神地望著橋下流水、遠處青山,也許在想念先他而逝的母親。
幾年前,父親無疾而終,享年85歲,也算是高壽,8人抬著棺材緩緩走過廊橋,父親安睡在里面,自己再也不用負重而行,一路鞭炮炸響,紅彩的紙屑撒滿橋面,這是他最后一次與廊橋告別。我眼前再一次浮現父親推著沉重的單輪車過橋的情景,那腿肚子上網狀的凸露的青筋,像鞭子一樣抽打在心上。
從一定意義上講,穿越時光的通濟橋,是鄉(xiāng)親們人生的通濟橋,一代代傳承著生命的活力、歲月的滄桑、世間的溫情,也滿載著走過廊橋、長年在外的游子們深深的眷戀,難以言說的鄉(xiāng)愁!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yè)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chuàng)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yè),推動政府采購發(fā)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yè)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yè)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fā)展事業(yè)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