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糕
【鄉(xiāng)情鄉(xiāng)韻】
桂花糕
■ 許國華
丹桂飄香的時節(jié),我回到了鄉(xiāng)下老家。曬場上的兩株桂花樹已花滿枝頭,絲絲微風送來了縷縷幽香。我腦海中浮現(xiàn)出一個溫馨的畫面,有個聲音穿越時空在輕輕呼喚:“桂花糕,吃哉——”
我家的兩株桂花,是西山移植過來的金桂,每當桂花盛開的時候,一簇簇黃金粟般的花朵綴滿了枝頭,空氣中彌漫了甜甜的清香,惹得左鄰右舍循香而來。此時的桂花像喝足了蜜似的,奶奶的臉上漾著桂花般甜蜜的笑容。奶奶將竹匾、竹篩、被單、塑料紙鋪在桂花樹下,搬出椅子讓鄉(xiāng)鄰坐在樹下,靜靜地守候。
微風起時,紛紛揚揚飄起了桂花雨,樹下鋪上了一層薄薄的黃地毯。我輕輕地捧起一簇小黃花,湊近鼻尖吸上一口,一股誘人的清香迅速傳遍全身,整個人似乎被醉倒了似的。奶奶俯下身,小心翼翼地歸攏落下的桂花,念叨著:“多好的桂花,可以做桂花糕了?!?/p>
奶奶將歸攏的桂花倒入竹篩中,輕輕地用清水過上兩遍,洗去雜質,然后將洗凈的桂花用紗布包裹起來,雙手擠壓,擠脫水分后,攤在竹匾中晾干,再將晾干后的桂花裝入玻璃瓶中。等到那個裝干桂花的玻璃瓶裝得差不多快滿了,我便纏著奶奶趕緊做桂花糕。
桂花糕是家鄉(xiāng)人餐桌上很常見的秋令糕點,幾乎家家戶戶都要蒸。在民間,桂音同“貴”,糕音同“高”,蒸寓意“蒸蒸日上”。在那個年代,村上再清貧的人家也要蒸上一籠桂花糕,一則圖個富貴高升、蒸蒸日上的吉利,二則讓全家過下嘴癮、享個口福。奶奶每年都要蒸上幾籠桂花糕,讓全家嘗新。小小的一塊桂花糕,飽含了無數(shù)的慈愛和美好的心愿。
新收割的糯稻谷,終于上場了。奶奶將新脫谷的糯米、秈米適量混合后,拿到加工場碾成米粉。奶奶不停地揉捏糯米團,又從玻璃瓶中倒入一些干桂花,金色的“米粒”在雪白的糯米團間騰挪翻滾,煞是好看。
桂花糕做起來并不難,就是比較耗時,需要一定的耐心。奶奶笑呵呵地說,做桂花糕下的功夫越大,蒸出的糕才越覺得好吃。
做好的桂花糕生坯團放入蒸籠中,底層鋪上了一層薄薄的干桂花。不一會兒,蒸汽縈繞中,那股桂花的芳香便彌漫了滿屋。奶奶又在剛蒸熟的桂花糕團上灑了一層干桂花,這道美食終于可以起鍋了。
“桂花糕,吃哉——”奶奶輕輕地呼喚。剛出蒸籠的桂花糕團,晶瑩透明,色白如玉。雪白的糯米糕,有了桂花的點綴,大大提升了“顏值”。小米粒大小的干桂花隱約散落其間,就像國畫大師用黃色的畫筆在潔白的宣紙上點染了一般。
盡管奶奶是用土法做的尋常糕點,不像店家用模子灌注的那樣有模有樣,但奶奶像有什么秘訣似的,做出的桂花糕,軟糯,細膩,其他人都做不出這種口感。
桂花糕蒸了幾籠,除給左鄰右舍端一碗外,一時半時吃不了。奶奶就將切成長條狀的桂花糕,浸在清水中,隔幾天換一次水,這樣糕團就不會開裂、變味、變質,可以吃上好長一段時間。此后,開飯前,全家都要先吃一塊桂花糕,讓桂花的芳香溢滿口腔,這樣吃啥啥香,有一番美妙的滋味融化在舌尖上。
奶奶做的桂花糕,帶著濃濃的鄉(xiāng)情,帶著淡淡的鄉(xiāng)愁。如今,桂花樹仍在,奶奶不在了。每當桂花飄香的時節(jié),我都會回到老家,徘徊在桂花樹下,那種香甜、那份慈愛,不經(jīng)意地襲來,在心中暗暗蕩漾。
(作者系江蘇省作協(xié)會員)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yè)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chuàng)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jīng)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yè),推動政府采購發(fā)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yè)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jīng)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yè)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fā)展事業(yè)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隆⑵萍居嗛?。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shù)剜]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