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地“白菜碑”
【弘揚廉潔文化 涵養(yǎng)清風(fēng)正氣】
兩地“白菜碑”
■ 劉琪瑞
白菜,古稱“菘”“晚崧”,是我國主要的原產(chǎn)蔬菜,可謂“國菜”。它清清白白,平樸素潔,味美價廉,自古以來都是國人喜愛的“平民菜”。可竟有人專門為白菜樹碑立傳,何也?且聽筆者道來。
“當(dāng)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边@句風(fēng)靡一時的臺詞出自豫劇《七品芝麻官》里不畏權(quán)貴、為民請命的知縣唐成之口。與唐成同時代的廉吏還有一位“芝麻官”徐九思,清正官聲與其頗有相似之處。
徐九思(1495—1580年),字子慎,江西貴溪人,歷任明代五世臣。一生官職不高,但剛正廉潔,愛民如子。嘉靖十五年(1536年),徐九思年屆四十,初任句容縣(今屬江蘇?。┲h。當(dāng)時官場積弊難清,賄賂橫行,貪風(fēng)尤盛。加之句容水災(zāi)、旱災(zāi)、蝗災(zāi)、震災(zāi)頻仍,百姓缺吃少穿,但苛捐雜稅卻層出不窮,百姓不堪重負(fù)。
上任伊始,徐九思勵精圖治,為了告誡自己和下屬關(guān)心百姓疾苦,倡樹清廉儉樸之風(fēng),他在縣衙前石屏屏面上畫了一棵大白菜,畫上方題詞:“為民父母,不可不知其味;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眱膳砸桓睂β?lián):“方丈高墻為戶屏,一叢畫菜輔官箴?!?/p>
身為知縣的徐九思,“畫菜輔官”不是給別人看的,也不光是“輔助”他為官,而首先是自己身體力行。他為官清廉,厲行節(jié)儉,衣著樸素,寒不重裘,暑不易葛,過著寒苦的生活。他要求自己“不嗜肉,惟啖菜,佐脫粟”,平日里以蔬菜佐糙米飯,少有肉食。
在任句容縣令的9年間,徐九思為民興利除弊,做了許多好事,深受當(dāng)?shù)馗咐蠍鄞?。后來,徐九思升任工部營繕?biāo)局魇?,?dāng)?shù)毓賳T和百姓自發(fā)送行,并懇請他留下訓(xùn)詞,以資勉勵。徐公深有感觸地說:“勤則不隳,儉則不費,忍則不爭。”意思是說:能勤,則不會衰??;能儉,就不會浪費;能忍,就會忍讓謙恭,不至于引起無謂的爭斗。這一臨別贈言里的“儉、勤、忍”,被當(dāng)?shù)匕傩辗顬椤靶旃纸?jīng)”。
后來,這棵畫在墻壁上的白菜,被后任官員請石匠刻成石碑,移至縣署的西邊,稱作“白菜碑”。徐九思被世人稱為“青菜知縣”。
徐九思去世幾十年后,句容籍的笪繼良出任江西鉛山縣令,他效仿“青菜縣令”徐九思,也在石板上畫了一棵大白菜,親題碑文:“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刻成“白菜碑”,立于縣衙大堂,當(dāng)作座右銘,以警示告誡自己和僚屬,要把百姓冷暖時刻掛在心上,清白做人,清廉做官。
6年后,笪繼良升任虔州州牧。當(dāng)?shù)厝罕娚顟哑涞?,集資在鉛山老縣城永平鎮(zhèn)北彭溪橋興建了“笪公祠”,將“白菜碑”豎于祠內(nèi),并購置田產(chǎn),以供祀事。
現(xiàn)今,“笪公祠”早已圮毀,但“白菜碑”雖歷400年春秋歲月,仍安然保存在永平鎮(zhèn)古跡“報本坊”內(nèi)。它像一位歷史老人,向世人敘說著兩位古代官員賡續(xù)政德政風(fēng),勤政愛民、廉潔奉公的故事。
(作者單位:山東省郯城縣人大常委會)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quán),若需轉(zhuǎn)載或復(fù)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biāo)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zé)任。
責(zé)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lǐng)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yè)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chuàng)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jīng)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服務(wù)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yè),推動政府采購發(fā)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yè)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jīng)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yè)的水準(zhǔn)、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quán)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fā)展事業(yè)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dāng)?shù)剜]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