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場的溫情
【人間煙火】
菜市場的溫情
■ 甘武進
不管是在家鄉(xiāng)還是在外地,菜市場是我常去的地方。
與其他市場不同,菜市場是最樸實、最溫暖的。在菜市場里,蔬菜、肉類、水產(chǎn)等分門別類地擺在大小不一的區(qū)域,全方位展現(xiàn)出來,讓人一目了然。修長的絲瓜,底部還掛著黃色小花;青瓜水靈靈的,身上還有幾顆晶瑩的露珠;穿著紫旗袍的茄子,泛著光亮;鮮紅的辣椒,引人浮想聯(lián)翩;水池里,魚兒活蹦亂跳……這里的一切都透著鮮嫩、鮮活與鮮美的氣息。
我會在這里精挑細選,找到自己最中意的食材,再做出滿意的美食。在網(wǎng)上看到的食材圖片大多沒有用處,對我來說,一定要看實物,用手去觸摸、去感受,有的甚至還要拿起放在鼻下聞聞味道,掐掉一點根葉放在嘴里嘗一嘗,這樣才能挑到自己最認可的食材。然而這需要日積月累的認真勁兒,還需要練就一副好眼力。
選中食材,剩下的就是與攤販打交道了,這是菜市場里最為生動的部分。人們在生活中的精打細算,在攤販身上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他們善于察言觀色,很會“斤斤計較”。我拿著看好的蔬菜說道:“這番茄的皮有點薄,價格再便宜一點吧?!睌傌溗坪踉缫褌浜谜f辭:“這是適合鮮食的品種,汁多味甜,非常好吃?!蔽疫€要再開口的時候,攤販接著說:“價格方面,沒有問題,包您滿意?!蔽业拇_滿意。再精明的攤販,做生意還是講究“和氣生財”“誠信為本”“買賣不成仁義在”。這些富有哲理的為人處世之道,在菜市場總能尋到蹤跡。
那天晨跑后,我順路到菜市場買些排骨。付款時發(fā)現(xiàn)手機沒電,身上也沒帶現(xiàn)金,無法付款。看著已砍好裝入袋中的幾斤排骨,我尷尬萬分。攤販看了我一眼:“你是謝阿姨的兒子吧?先拿回去,阿姨明天來菜市場時再給錢?!?/p>
這份信任,讓我感慨萬千。這個攤販能在菜市場經(jīng)營十多年,緣于他心中有一桿秤,稱出了濃濃的人情味。一位滿頭白發(fā)的老奶奶,挑選著幾棵白菜,老伴兒拉著小推車站在她身后靜靜地看著。老奶奶挑好后,他拿出錢包付款,并將菜裝入推車中,跟隨著去下一個攤位。他們的愛情就像是一碗開水白菜,濃到極致是平淡,經(jīng)歷了人生的百轉(zhuǎn)千回,余生安好,相伴到老。
那年,我離開教師行業(yè)去創(chuàng)業(yè),結(jié)果一言難盡。年底時,我不僅沒賺到錢,反而欠了一身債,實在沒有回老家過年的勇氣。臘月底,我去菜市場買點青菜度日,攤販剛好是我曾經(jīng)學生的家長,那個大姐問我:“回老家過年嗎?”我搖搖頭。然后她突然從攤位下拿出一袋東西:“這是我包的年粽,送給你嘗嘗吧,一個人在外過年挺不容易的。”接過年粽,我向她道了謝,差點就落淚了。
古龍說:“一個人如果走投無路,心一窄想尋短見,就放他去菜市場。”深以為然。菜市場是最能讓人重新萌發(fā)出對生活熱愛的地方。一走進菜市場,仿佛就走進了另外一個世界,這里充滿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后來,我調(diào)整自己的發(fā)展方向,重新站在了三尺講臺上,將日子過得從容且幸福。如今,我繼續(xù)感受著逛菜市場帶來的樂趣和安慰,尤其在遠離故鄉(xiāng)的城市里,菜市場帶給我的溫暖,就和深夜還亮著燈的便利店一樣。
(作者系湖北省作協(xié)會員)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quán),若需轉(zhuǎn)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lǐng)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yè)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chuàng)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jīng)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服務(wù)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yè),推動政府采購發(fā)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yè)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jīng)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yè)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quán)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fā)展事業(yè)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shù)剜]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