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魚系榆條
文學(xué)雜談
取魚系榆條
■ 齊玄江
前些天讀崔銘的《王安石傳》,說王安石在舒州時,發(fā)起朋友聚會,寫《招同官游東園》詩云:
青青石上蘗,霜至亦已凋。
冉冉水中蒲,爾生信無聊。
感此歲云晚,欲歡念誰邀。
嘉我二三子,為回東城鑣。
幽菊尚可泛,取魚系榆條。
毋為百年憂,一日以逍遙。
古代士大夫們,做什么事都要寫首詩,但我總覺得,有不少時候,只是他們游樂時的一種游戲而已——是文字游戲,說得堂皇點,就是做詩了。就像圍棋好手對弈也會經(jīng)常留下好局供人揣摩欣賞一樣,其中會留下許多精品詩作,積淀下來就成了我們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王安石就寫過“乘閑弄筆戲春色,脫略不省旁人譏”。他說的倒是老實話,他的這種心態(tài)就很好。
王安石的這首詩,真正吸引我的是“取魚系榆條”一句。為什么吸引我呢?因為“取魚系榆條”是和我小時候釣魚抓魚時一樣的,而他那個年代距我少年時已近九百年了,也就是說,如何“取魚”,九百年來,我們就沒有變化過。非但九百年沒有變化,實際上是二千多年來就沒有變過。因為據(jù)專家分析,王安石這句詩是化用《石鼓文》中“其魚維何,維鱮與鯉。何以苞之,維楊與柳”一句,而《石鼓文》是先秦時期的書法作品。
我們小時候釣魚或在田里抓魚,無論是魚、泥鰍或黃鱔,都是折一根鉤狀樹枝條——多半也是榆、楊或柳條,葉子擼去,把不帶鉤的前端從魚側(cè)面鰓中穿入,魚口穿出,數(shù)條重重疊疊,穿成一長串,然后將楊或柳條前端插入田埂或小溪壩的泥土里,讓魚兒浸泡在水里,這樣魚兒跑不掉又不會死了。收工取出,到家還是鮮活亂跳的。
有人會問:取魚何不用盆或桶乎?我說:那時我們家中有的只有臉盆和水桶、糞桶。臉盆是買來的洋瓷盆,外面鍍的洋瓷如果碰落了一塊,那地方就會銹蝕成洞,家家都很愛惜使用。水桶是用來從井里挑水吃的,徑約一尺,高約二尺;糞桶是用來挑糞到菜地里澆菜用的,比水桶還大一號。它們是家中專門請箍桶匠箍成的,用的是杉木板,杉木見水后會膨脹,對接的縫隙不會漏水。盆和桶都是家中珍貴的物品,在家中承擔(dān)著重要角色,用來取魚,大材小用,反倒會有諸多不便呢。
家中有一種專門取魚的竹簍——我們稱其為魚簍,手巧的農(nóng)人自會制作,高尺許,底座直徑半尺許,廣口,頸細,系繩(用時可系在腰間),像某種大號的酒壺。這種竹簍是春天里晚上出去“照魚”用的。它中空不存水,魚兒擱在簍里很容易死去,而照魚打上來的魚都是用鐵叉叉上來或是用鐵剪夾上來的,本就丟了半條命,擱在竹簍里也就無需照顧它們的死活了。
說起魚簍,忍不住想說說家中的竹器。家中竹器實在是多,有坐的竹椅、睡的竹床、出門戴的竹笠、篩米用的竹篩、挑谷用的竹籮、曬谷用的竹簟、挑土或豬糞用的簸箕、裝菜用的菜籃、捕魚用的魚籠等,這些竹器都是要請竹匠來家中編制,其他如竹扁擔(dān)、吹火筒、水筒、曬衣竿、竹掃帚、糞勺、洗鍋涮、笟籬、筲箕等,農(nóng)家多可自制。從區(qū)域跨度來講,我小時候南方的農(nóng)家大抵都有這些竹器,從時光的追溯來講,我們的古人是不是一直都使用這些竹器呢?我相信是的,那證據(jù)之一就是“取魚系榆條”,連取魚這么一件簡單的事兒,都延續(xù)了幾千年的歷史,何況其他?
現(xiàn)在有一句時髦話叫作“雕刻時光”,那寓意當然是很好的。其實,我們的先民難道不是一直雕刻時光嗎?數(shù)千年來,他們默默地、堅韌地、循環(huán)往復(fù)地埋頭雕刻著時光,使時光變成又濃又稠、凝固不變、沉重黑暗、令人悲哀又令人憤怒的東西了。因此,為了不走古人的老路,與其說“雕刻時光”,倒不如說“仰望星空,追逐時光”的好。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quán),若需轉(zhuǎn)載或復(fù)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zé)任。
責(zé)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lǐng)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yè)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chuàng)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jīng)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服務(wù)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yè),推動政府采購發(fā)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yè)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jīng)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yè)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quán)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fā)展事業(yè)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shù)剜]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