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都市圈即將啟動跨區(qū)域公務出行一體化服務
南京都市圈即將啟動跨區(qū)域公務出行一體化服務
本報訊 經過一年多的實踐和運行,南京都市圈10個市(區(qū))間的公務出行一體化陸續(xù)走完法務程序,即將在全國率先實現跨區(qū)域公務出行一體化服務保障。南京都市圈10個市(區(qū))成員為南京、鎮(zhèn)江、揚州、淮安、馬鞍山、滁州、蕪湖、宣城和常州的溧陽市、金壇區(qū)。
據了解,為適應都市圈內公務交流日益頻繁、公務出行不斷擴大的現實需求,南京都市圈機關事務管理部門從2023年開始探討南京都市圈公務出行一體化服務。2023年3月,南京都市圈機關事務一體化高質量發(fā)展啟動儀式暨機關運行保障一體化工作研討會在安徽省馬鞍山市召開,各市(區(qū))機關事務管理部門負責人共同簽署《南京都市圈機關事務宣言》,為南京都市圈機關事務一體化高質量發(fā)展按下了“啟動鍵”和“加速鍵”。今年6月28日,南京都市圈10個市(區(qū))機關事務管理部門負責人共同簽署了《南京都市圈跨區(qū)域公務出行一體化服務保障合作共建協(xié)議》,在全國推出跨區(qū)域公務出行一體化服務保障新模式。經過一年多的共同努力,南京市都市圈各市(區(qū))合力完成了公務出行一體化保障平臺的開發(fā),各個城市制定接入方案,實現了跨區(qū)域、跨系統(tǒng)的無縫銜接。9月,10個市(區(qū))陸續(xù)走完法務程序,即將開啟跨區(qū)域公務出行一體化服務。
據介紹,南京都市圈跨區(qū)域公務出行一體化服務保障建設,按照“車輛資源共享、操作便捷實用、用戶出行無感”工作思路,構建起“1+2+3”體系架構。
“1”是指打造一個公務出行一體化保障服務平臺,聯接聯通10個市(區(qū))的公務用車平臺,實現跨區(qū)域用車統(tǒng)一服務標準、統(tǒng)一車輛標準、統(tǒng)一訂單交互、統(tǒng)一費用結算的服務體驗。
“2”是指提供公務用車自有資源共享、社會化車輛租賃資源補充保障兩種出行保障方式,做到不改變現有用車習慣、不違反用車管理規(guī)定、便于出行合規(guī)檢查。
“3”是指建立三項技術服務標準規(guī)范,從平臺數據接口、出行應用服務、運營服務規(guī)范等維度,制定公務出行一體化全流程標準體系,打造“信息化+標準化”公務出行一體化融合樣板。
在實際運用中,以從南京到滁州的公務出行為例,用車人首先登錄南京公車管理信息化平臺,點擊進入“跨區(qū)域行”模塊,結合實際需求,填寫出行信息,并根據目的地公務用車保障模式,選擇“定點租賃公司”或“公車服務中心”保障途徑,提交用車人單位審核。
審核通過后,滁州公車管理信息化平臺將收到南京市的“用車申請”訂單,調度人員按照實際需求進行派車。用車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抵達滁州后,由當地車輛保障公務出行,行程結束后,用車人通過平臺確認結算賬單,車輛保障單位將結算賬單和電子發(fā)票發(fā)送至用車人預留郵箱,用車人憑結算賬單和電子發(fā)票進行報銷。
據悉,當前南京都市圈內互聯互通軌道交通運輸體系正在加速形成,鐵路運營里程達到2840公里,其中,高快速鐵路里程近1600公里,面積密度分別約為長三角和全國的1.3倍、5.6倍,為都市圈公務人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公務出行提供了方便。而跨區(qū)域一體化服務保障建設則打通了公務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在減少公車跨區(qū)域出車,確保安全節(jié)約的同時,將進一步促進各成員城市之間的溝通交流,為南京都市圈一體化高質量發(fā)展提供堅強保障。
(黃輝 吳曉?。?/p>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yè)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chuàng)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yè),推動政府采購發(fā)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yè)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yè)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fā)展事業(yè)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