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采購報社主辦 財政部指定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
當前位置:首頁 >>供應商 >> IT電子報 >> 科技為人 AI暖心

科技為人 AI暖心

欄目: IT,電子報 時間:2024-09-09 20:01:04 發(fā)布:管理員 分享到:
【摘要】

【熱點聚焦】

科技為人 AI暖心

■ 本報記者 張明柳

當AI之光照進現實,我們既好奇又抗拒。

“人類如何跟AI搶工作?”

“技術會加劇還是緩解社會不平等?”

“AI應該有什么樣的價值觀?”

……

近日舉辦的2024 Inclusion·外灘大會或許可以給到一些啟示。

科技為人 而非取代人

每年9月,這個位于上海黃浦江邊的科技盛會,都會吸引來自全球的科學家和科技企業(yè)的創(chuàng)始人、首席技術官,以及來自哲學、法學、社會學、人類學等領域的專家,共同探討一個事關科技發(fā)展與人類未來的命題:AI應該如何發(fā)展?

盡管學術背景不同,角度不同,但彼此的共識卻清晰明了,那就是:科技為人,是科技發(fā)展的終極目標??萍疾粌H要關注科技性,更要關注人性。

《連線》雜志創(chuàng)始主編、《失控》《5000天后的世界》作者凱文·凱利發(fā)言稱,ChatGPT不是為最聰明的人準備的,從中獲益最多的人實際上是表現一般或偏差的員工。

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主席、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在大會上提出一個新名詞:IA。這是智能增強(Intelligent Augmentation)的英文縮寫,它代表一種以人為本的AI發(fā)展路徑,即通過技術提升人類的能力,而非取代人類。沈向洋指出,計算機歷史上的贏家,無論選的是什么技術路徑,都是那些幫助人類更好使用機器的人。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認為,數字技術應該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積極擁抱技術帶來的便利與效率的同時,當務之急是需要深刻反思并關注技術背后的人文關懷,讓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成為推進數字化的底色?!?/p>

以“善治”促“善智” 讓 AI 更負責任

今年發(fā)布的《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2024)》顯示,全球目前有3萬家人工智能核心企業(yè)以及超過1300個人工智能基礎大模型。當前,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飛速發(fā)展,正在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重塑我們生活的世界,推動人類邁向智能時代。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吳世忠看來,“當一個科學技術能夠改變人類命運的時候,我們就必須要有憂患意識。”

“AI的大規(guī)模濫用是可能損害人之為人的本性的。因此,我們要重視技術治理,并將治理提前考慮,做到未雨綢繆?!睆偷┐髮W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教授、上海市數據科學重點實驗室主任肖仰華表示。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副院長梁正認為,“人工智能技術處于產業(yè)化應用的初期階段,從技術發(fā)展來看,其他技術在發(fā)展中同樣經歷過類似的問題。發(fā)展是硬道理,治理要為發(fā)展服務。”

聯合國人工智能高層顧問機構專家、北京人工智能安全與治理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曾毅認為,安全和治理是人工智能的核心能力,將加速人工智能穩(wěn)健發(fā)展及應用?!叭斯ぶ悄艿陌踩湍芰Σ皇钦?,更不是相互掣肘的關系,提升安全性,加強治理,并不意味著能力的減弱和發(fā)展速度的減緩,系統(tǒng)的魯棒、自適應與安全也是人工智能的能力。人工智能系統(tǒng)風險防范也要從被動式轉變?yōu)橹鲃邮?,從防御性轉變?yōu)榻ㄔO性。此外,人工智能需要從合乎倫理到具有道德?!?/p>

“善智”的AI  讓生活更有愛

當“善智”的AI走進生活,人類的一天將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2024 Inclusion·外灘大會設置了10000平方米的科技展覽,具象展示了“科技越向前,越為每個人”的可能性與可行性。身處產業(yè)界的大小科技公司、年輕創(chuàng)業(yè)者,正通過AI+多領域科學,探索新的突破口,降低科技應用的門檻,以縮短這波科技浪潮紅利觸達每一個人的時間間隔。

在“未來助手”展區(qū),點點支付寶的AI生活管家“支小寶”,通過對話就可以讓它幫你訂票、點餐、快速喚出公交碼、搜尋附近吃喝玩樂的好地方等,體驗“說句話就能辦事”的極致服務?!爸殹边€能根據不同的時間和地點,智能推送專屬的貼心服務——每天清晨為你解讀新聞、提醒天氣、一鍵幫你打車;下午幫你智能點杯咖啡、推薦下班好吃的火鍋;晚上為你制定適合CityWalk的夜游路線等。

在“未來健康”展區(qū),觀眾可以體驗支付寶AI健康管家提供的AI識藥盒、讀報告、測毛發(fā)等系列家庭健康服務。在模擬的醫(yī)院環(huán)境中,還可以看到全國首個數字健康人“安診兒”?!鞍苍\兒”由浙江衛(wèi)健委與支付寶聯合推出,利用AI大模型、數字人等技術,幫助醫(yī)療機構為患者提供覆蓋就醫(yī)前、中、后的“AI陪伴就診”服務。

在強腦科技展臺,除了仿生手,強腦還研發(fā)出了仿生腿,可以讓下肢癱瘓或截肢的人和正常人一樣站立和走路。除了四肢,機器還有可能成為人的視覺和外腦。在復旦大學展臺,我們看到了“科技+醫(yī)學”的想象力:他們在嘗試用納米線人工視網膜為視障人士修復部分視覺,用沉浸式類腦數字孿生系統(tǒng)模擬人腦,為治療腦疾病和發(fā)展腦機接口技術尋找到新的突破口。

此外,在《愛與AI共益:數字時代的向善力量》分論壇上,記者了解到,借助AI能力,近年來也涌現了大量AI創(chuàng)新公益實踐。如針對阿爾茨海默病,博斯騰科技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實現早識別、早預防。面對激增的心理健康服務需求,西湖大學深度學習實驗室推出普惠式AI心理咨詢產品“小天”,為失業(yè)人群、孤獨中老年人等提供公益AI心理咨詢服務。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本文來源:中國政府采購報第14373期第5版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yè)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chuàng)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yè),推動政府采購發(fā)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yè)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yè)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fā)展事業(yè)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隆⑵萍居嗛?。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