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采購報社主辦 財政部指定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
當前位置:首頁 >> 陽光副刊電子報 >> 小紅頭

小紅頭

欄目: 陽光副刊,電子報 時間:2024-10-31 20:23:30 發(fā)布:管理員 分享到:
【摘要】

【人間煙火】

小紅頭

■ 王曉燕

家鄉(xiāng)地處皖中,有一款獨特的面點小食,其名曰“小紅頭”。名字聽起來可愛,它的模樣也可愛,形如寶塔糖,玲瓏小巧,其味香甜酥松,與一般面點迥異。

超市和街面上是尋不到“小紅頭”的,它藏在深處。走進一條幽深的青石小巷,有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鋪,一張暗色木牌上寫著“陳記”。臨街的柜臺上疊放著一只只圓柱形竹簍,粗瓷杯大小,可托于掌心。家鄉(xiāng)產(chǎn)竹,日常生活多用竹器,大號如花籃、稻籮,小號如菜籃、竹篩,而眼前這竹簍,卻小到蟈蟈籠子一般。兩個竹簍用紅絲線系成一對,拎在手里,人也變得婉約起來。初見者免不了浮想聯(lián)翩,那竹簍里裝的是何等精美的糕點呢?

竹簍里裝的就是廬江名點“小紅頭”,又叫油糖燒賣。它身形小,比小籠包還小一半,與普通燒賣用糯米做餡不同,“小紅頭”用餡的主料是饅頭末、綿白糖和豬油。饅頭去皮切成碎末,松軟細膩,綿白糖甜味純正,豬油香味濃烈。三者混合,再加上桂花、青紅絲、青梅、金桔、核桃仁等輔料,切細入餡,揉成一個個小團子,包上薄薄的荷葉邊的面皮,一個油糖燒賣初步完成。最后在燒賣的頂端點畫龍點睛地上紅色食用色素,只這一筆,燒賣好像變成了含苞的石榴花,鮮艷動人。

據(jù)說“小紅頭”的得名就來自這個創(chuàng)意。清朝光緒年間,淮軍名將吳長慶的隨軍廚師殷光艮回鄉(xiāng)后,在縣城開了一家點心店。他精心研制出香甜柔軟的油糖燒賣,很快風靡全城。當時的知縣進京省親,為了向朝廷敬獻禮品,他特地到殷萬和定制燒賣,讓師傅給每個燒賣點上紅色,以示吉祥如意。在外包裝上更是費盡心思,改用精編的小竹簍,一下提升了這份普通面食的格調(diào)。慈禧太后品嘗后脫口稱贊,妙哉!“小紅頭”。從此,家鄉(xiāng)的油糖燒賣一舉成名。

做好的生坯,上籠猛火蒸五分鐘左右,揭開蒸籠噴一些水,以防收頭的面皮沒有蒸透,再蒸到七分鐘即可。蒸熟的“小紅頭”晶瑩玉潤,小而飽滿,小而俊俏,面色如花,香氣銷魂,讓人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不忍下口,垂涎欲滴?!靶〖t頭”吃法多樣,可蒸、炸、煎、炒,可做主食,也可當點心。家鄉(xiāng)人通常拿豬油炒熱,炒到表皮發(fā)軟,有點脆意,咬一口,舌尖頓被酥軟的幸福感擊中,再品,滋潤綿甜,人也微醺,仿佛身旁繚繞著桂花和梅子的香氣。

兒時,“小紅頭”在我的眼中是奢侈之物,進城時只能眼巴巴望著那一只只小竹簍咽口水。上班后,我曾一次性購買十幾斤“小紅頭”,天天吃,頓頓吃,大快朵頤。作為一種平民面點,現(xiàn)在人們什么時候想起這一口都可以如愿。最好是在傍晚時分,沏一杯清茶,與家人或朋友閑坐。白紙盤里盛著“小紅頭”,香香地嚼著,細細地品著,大俗大雅,仿佛坐在一棵青橘樹下,人間的快樂撲面而來。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quán),若需轉(zhuǎn)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本文來源:中國政府采購報第1385期第8版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lǐng)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yè)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chuàng)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jīng)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yè),推動政府采購發(fā)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yè)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jīng)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yè)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quán)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fā)展事業(yè)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隆⑵萍居嗛?。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shù)剜]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