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采購報社主辦 財政部指定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
當前位置:首頁 >> 陽光副刊電子報 >> 玉盤金箸錄

玉盤金箸錄

欄目: 陽光副刊,電子報 時間:2025-03-20 19:09:19 發(fā)布:管理員 分享到:
【摘要】

【歷史云煙】

玉盤金箸錄

■ 余娟

開元二十年的長安東市,胡商支起的銅釜里翻騰著乳白羊湯。一隊羽林衛(wèi)快馬掠過朱雀大街,鐵蹄踏碎浮冰,驚起胡姬酒肆的鸚鵡。大唐盛世的氣象,總在百姓的碗盞間蒸騰出萬國來朝的煙霞。

李白醉臥沉香亭時,高力士曾捧著醒酒湯候在階前。這位脫靴捧硯的宦官或許不知,詩仙解醉的秘方實是胡姬酒肆的“三勒漿”。波斯商人用庵摩勒、毗梨勒、訶黎勒三種異國果實釀制的瓊漿,被杜甫記作“琉璃鐘,琥珀濃。”當李白寫下“會須一飲三百杯”,案頭擺著的正是這種深紫酒液,飲之如吞西域落日,喉間滾動著碎葉城的沙礫與風霜。

大明宮尚食局有本《燒尾食單》,記載著韋巨源拜官時進獻的“金銀夾花平截”。這道將蟹黃蟹肉分層嵌入薄餅的點心,在敦煌壁畫供養(yǎng)人手中化作金箔包裹的珍饈。白居易偏愛新昌坊的“胡麻餅”,面坯撒滿西域芝麻,貼入泥爐烘烤,咬開時熱氣裹著麥香,恰似他筆下“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的市井風味。安史亂起,流亡蜀地的皇帝夜半驚醒,最念的竟是這口粗糲香氣。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琉璃茶盞,殘存著陸羽推崇的“煎茶法”痕跡。唐代茶人將茶餅炙烤碾碎,投入沸水攪出沫餑,佐以椒鹽姜桂,竟與吐蕃酥油茶異曲同工。盧仝《七碗茶歌》描繪的茶境,實是文人對抗奢靡的武器——當甘露殿夜宴徹夜不息,他們在青瓷甌里煮沸終南山雪水,用茶沫筑起精神的藩籬。

馬嵬驛的梨花樹下埋著楊貴妃的香囊,埋著“紅塵一騎”的荔枝傳說。嶺南貢使開辟的“荔枝道”,在杜牧筆下化作諷喻的箭矢。但鮮有人知,蜀地工匠用蜂蠟封存鮮果的“蠟封法”,能讓荔枝抵達長安時色香味不變。這抹嫣紅穿越千重關(guān)山,最終凝結(jié)成白玉盤上的血色琥珀,映照著盛唐最后的華章。

曲江宴上的探花郎們分食金齏玉鲙時,終南山的老僧正用陶缽煨著黃精粥。敦煌文書里的《茶酒論》,讓甌中清茗與樽中濁釀爭論高下,恰似這個時代的精神分裂。當韓愈被貶潮州,見到漁民用鹽漬法保存生蠔,竟發(fā)明出“蠔煎”這般混著中原技法與南蠻風物的吃食。大唐的胃口,從來兼收并蓄。

咸通十五年的春夜,最后一批遣唐使登船離去。他們帶走《齊民要術(shù)》的農(nóng)書,卻帶不走長安西市胡餅鋪的焦香。黃巢軍攻破潼關(guān)那日,大明宮尚食監(jiān)的庖人將半塊冷胡餅揣進懷中,奔逃時聽見朱雀大街此起彼伏的犬吠。那混合著麥香與恐懼的氣味,成了盛唐最后的余韻,在《舊唐書》的字縫間飄蕩千年。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quán),若需轉(zhuǎn)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本文來源:中國政府采購報第1422期第8版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lǐng)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yè)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chuàng)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jīng)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服務(wù)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yè),推動政府采購發(fā)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yè)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jīng)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yè)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quán)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fā)展事業(yè)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shù)剜]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