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采購報社主辦 財政部指定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
當前位置:首頁 >> 時政要聞 >> 專家稱工薪族僅7.7%納個稅

專家稱工薪族僅7.7%納個稅

欄目: 時政要聞 時間:2014-02-21 19:43:52 發(fā)布:測試 分享到:

專家稱工薪族僅7.7%納個稅 提高起征點意義不大

 

個稅改革的主要目標,是有效調節(jié)個人收入差距。未來個稅改革的方向,應當是建立健全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稅制,在調節(jié)收入分配上發(fā)揮更大作用,使稅負更加公平。更合理的制度設計,是合并計算家庭所有收入,再考慮人均收入水平的差異,區(qū)別對待。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部原主任王健表示,萬元起征個稅——

不大影響財政

更多惠及百姓

“可能有人覺得提高到1萬元,這個‘起征點’太高,但是,從縱向看并不高。20世紀80年代,大學畢業(yè)生平均工資60元/月/人,個稅起征點800元/月/人,現(xiàn)在大學畢業(yè)生的最低工資普遍超過2000元,依照80年代大學畢業(yè)生工資與個稅起征點的比例,個稅起征點達到1萬元也算是回歸。”王健說。

王健說,將“起征點”提高到1萬元,能夠較大范圍地惠及就業(yè)者,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個稅起征點的提高有利于啟動十八大提出的收入倍增計劃。

對于個稅“起征點”提高后對國家稅收的影響,王健表示,這樣做對稅收總量影響不大,因此較容易實施。

王健同時認為,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提高個稅起征點比實行綜合稅容易。

王健說,提高個稅“起征點”,是減稅政策,減稅有利于刺激消費,促進經濟發(fā)展。

王健認為,在提高“起征點”的同時,調整個稅的累進率,就能夠增加中低收入者的可支配收入,有利于培養(yǎng)中產階層,緩解收入兩極分化。

王健說,根據(jù)《個人所得稅實施條例》的規(guī)定,個人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人員,應當按照規(guī)定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年收入12萬元正好是相當于月收入1萬元,從財政部門的個稅征繳規(guī)定出發(fā),1萬元也是有依據(jù)的。

工薪階層現(xiàn)在只有7.7%納個稅

“個稅‘起征點’自去年9月調整為3500元后,目前大多數(shù)工薪階層的收入已經在‘起征點’以下,不需要繳納個稅。這種情況下再提高‘起征點’,對中低收入者來說毫無意義,也得不到任何實惠。”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表示。

賈康認為,國家統(tǒng)計局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11年全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總收入為23979元,月均收入也就是2000元左右。這樣一個收入水平,連3500元的個稅起征點都達不到,再往上提的話只能是讓高收入者受益,與中低收入者無關。

實際上,新個稅法實施一年多來,在提高“起征點”和降低稅率的雙重作用下,不但中低收入者的稅負明顯降低,絕大多數(shù)工薪者也都從中受益:工薪所得稅的納稅人數(shù)從8400萬人降為2400萬人,減少了6000萬人。月收入3500元以下工薪者,稅負為零;月工資6000元的中等收入者,每月繳納個稅由原來的475元降為145元,全年少繳近4000元;只有月工資在38600元以上的高收入群體,個稅稅負是增加的。

賈康分析說,從整體稅負水平看,工薪階層的納稅面由28%下降到7.7%,收入處于工薪階層塔基、塔腰的人群都已經被排除在外,不用繳一分錢的稅。就是這7.7%的工薪納稅人中,九成以上的稅負低于5%,再減負的空間并不大。

不少人對“月入萬元才繳個稅”的觀點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一些年輕人表示,他們工作時間不長,收入大多在四五千元,每月繳稅三四十元,“起征點”提高到萬元對自己意義不大。“對我來說,關鍵問題不是稅負重而是工資低。我現(xiàn)在每月收入4000多元,每月繳稅二三十元。這點收入租房加上平日的生活花銷就已經光了,買房就更不敢想,最重要的還是要提高工資水平。”在北京亞運村一家電子公司工作的小王說。

提高“起征點”,表面上看是月收入萬元以下的工薪者得了實惠,實際上是月收入幾萬元的高管和“打工皇帝”們實惠更多。比如,月薪6000元的人稅負只減了100多元,而月薪幾萬元的稅負一下子就減掉好幾千元。“本來是抽肥補瘦,變成了肥不抽了、瘦不補了,這不是把調節(jié)方向搞反了嗎?從這個意義上說,‘起征點’并非越高越好。”賈康指出。

靠高起征點無法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

有觀點認為,在我國稅收總額中,個人所得稅占的比重只有7%左右,大幅提高個稅“起征點”,不會對國家的財政收入產生重大影響。

賈康表示并不認同:“個稅收入確實只占國家稅收很少的一部分,別說提高‘起征點’,就算是把個稅整個取消了,對國家財政收入的影響也不大。但是,不能說不影響國家財政收入,就可以隨意弱化這個稅種。”

賈康說,稅收不僅是政府籌集財政收入的手段,更是調控經濟、調節(jié)分配的重要手段。個稅存在的最大價值,是對收入高的人多征稅,對收入低的人少征或者不征稅,通過“抽肥補瘦”對收入分配進行再調節(jié)。“現(xiàn)在,工薪階層中只有7.7%的人繳納個稅,中低收入階層并非是納稅主體。如果‘起征點’再提高到萬元,受益的只是7.7%這一小部分人。這意味著,提高‘起征點’不是給廣大工薪層減稅,而是在給高收入者減稅。”

也有人認為,大城市生活不容易,月收入1萬元也不算很多,也不能算是高收入者吧?

“在有些人眼里,月薪萬元可能算不上富人,但與目前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相比,肯定不是窮人。”賈康認為,目前全國大多數(shù)城市的平均工資也就是3000多元,月入萬元是平均水平的3倍,怎么著也算是工薪階層中收入高的。眼下的當務之急,是減輕中低收入者負擔,增加他們的收入,靠提高“起征點”顯然無法實現(xiàn)這一目標。

“隨著全社會工薪收入水平提高,以及人們基本生活支出的增加,將來個稅‘起征點’調整還是必要的。”賈康表示,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居民收入倍增計劃,8年后人們的收入將有大幅提高,“起征點”再根據(jù)實際情況做適當調整,以求更加合理。

個稅改革的目標是有效調節(jié)個人收入差距

也有不少人擔心,現(xiàn)在一些企業(yè)老板,不在企業(yè)里拿工資或者只拿很少的工資,會不會形成逃稅?

賈康解釋說,根據(jù)個人所得稅法,個人合法獲取的各項收入,幾乎都納入了個稅的征管范圍,包括工薪收入、個體戶生產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轉讓所得等11項。同時應該規(guī)范企業(yè)財務制度,明確劃分企業(yè)營業(yè)收入和個人收入,防止出現(xiàn)利用企業(yè)營收供老板、高管個人消費的情況。

2012年以來,稅務機關大力加強對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征管。前8個月,我國利息、股息和紅利個人所得稅實現(xiàn)585億元,同比增長12.2%,限售股轉讓個人所得稅實現(xiàn)85.5億元。

賈康認為,個稅改革的關鍵不在“起征點”,也不能光盯著工薪階層的工資收入。個稅改革的主要目標,不是為政府籌集更多的財政收入,更主要的是有效調節(jié)個人收入差距。未來個稅改革的方向,應當是建立健全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稅制,在調節(jié)收入分配上發(fā)揮更大作用,使稅負更加公平。更合理的制度設計,是合并計算家庭所有收入,再考慮人均收入水平的差異,區(qū)別對待。

山西太原地稅局數(shù)據(jù)顯示

年入逾12萬元自報稅人數(shù)剛過八千

本報太原11月22日電(記者周亞軍)近日,“個稅起征點提至萬元”的話題引發(fā)輿論熱議,記者就此采訪了山西太原市地稅局稅務工作人員,他們認為:太原大多市民收入距離萬元尚遠,目前的個稅標準已經“夠用”。

據(jù)太原市地稅局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1年度太原市年收入12萬元以上個人自行納稅申報人數(shù)為8296人,應納稅額3.46億多元,占全年個稅總額的15.3%。

 

責任編輯:

本文來源: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yè)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chuàng)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yè),推動政府采購發(fā)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yè)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yè)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fā)展事業(yè)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隆⑵萍居嗛?。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shù)剜]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