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招標:要“最低價”,還是要“說真話”?
互聯(lián)網(wǎng)+政府采購:一場姍姍來遲的約會系列談⒄
采購招標:要“最低價”,還是要“說真話”?
■ 張紀雄
一方面高價采購,另一方面低價惡性競爭,政府采購市場亂象頻頻。政府采購領(lǐng)域的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對稱,是市場的天性,也只有通過市場機制才能解決它。我們需要建立一個有效的市場交易規(guī)則,“誘使”采購參與人說真話、走正道。在政府采購招標中,我們提倡的“最低價中標”,真的是一個雙贏方案嗎?
政采電商的競價規(guī)則
政府采購的采購方式有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競爭性談判、單一來源采購和詢價采購等多種方式。在政采電商平臺,這些采購方式可以簡單化處理,只需要一種交易規(guī)則——“拍買”即可。
拍買,即反向拍賣,也叫反拍。拍賣,我們都很熟悉,是為賣方銷售服務(wù)的,拍賣人(銷售方)手持錘子,在臺上瀟灑揮舞,臺下坐著的競買人(買方)競相舉牌抬價,最后拍賣人一錘定音,高價成交。拍買,我們卻很少見到,它與拍賣的原理相同,但競爭方向正好相反,是為買方采購服務(wù)的。拍買人(采購人)在臺上瀟灑揮錘,臺下坐著的則是競賣人(賣方),他們競相壓價,最后拍買人一錘定音,低價成交。拍買若是在網(wǎng)上實現(xiàn),則為電子拍買(也稱電子反拍)。電子拍買技術(shù)用于政府采購,目前并不多見,但它的應(yīng)用趨勢越來越明顯,可以說它是一種革命性的政府采購方式。拍買有“公開喊價”和“密封報價”兩類,共四種常見的形式。
第一類,公開喊價,又分“下行式拍買”和“上升式拍買”兩種形式。
下行式拍買,就是拍買人給出一個最高價,由競爭的賣方往低喊價,他們不斷壓價,直到?jīng)]有人喊價為止,出價最低的獲得交易權(quán)。
上升式拍買,則是拍買人由低向高喊價,先給出一個較低的價格,然后開始逐步提高價格,直到第一個賣方舉牌應(yīng)價,愿意接受拍買人所喊價格,拍買即結(jié)束,接受價格的賣方獲得交易權(quán)。
拍買中有“底價”和“報價”兩個概念,底價就是供應(yīng)商的心理價位,報價則是他們的喊出來的價格。對理性的“經(jīng)濟人”來說,他們肯定希望高于底價成交,即希望“報價”高于“底價”。
那我們討論一下,在這兩種形式的拍買中,底價和報價分別是什么情況。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甲和乙兩個供應(yīng)商,參與一件貨物的競賣,甲的底價是10元,乙的底價是8元,但他們都不知道對方的底價。在下行式拍買中,當喊價在10元以上時,雙方都會接著往下喊,當喊到10元時,甲就不會再往下喊了,而乙則會繼續(xù)往下喊,但乙只要喊到比10元低一點他就可以中標,而不必喊到它的底價8元。而在上升式拍買中,當拍買人往上喊到8元時,達到了乙的底價,乙為了得到這個生意,他就得舉牌接受,乙8元中標,也即他的底價中標。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jié)論:下行式拍買中,底價最低者中標,但以底價第二低的價格“低一點點”成交(這“一點點”取決于規(guī)則允許的最小額,在理論討論時可以忽略它);上升式拍買中,底價最低者中標,并以最低底價成交。
第二類,密封報價,也有兩種形式,分別是“第一投標法”和“第二投標法”兩種形式。
密封報價,雙方既不知道對方的底價也不知道對方的報價。第一投標法中,最低報價者中標,成交價也是最低報價,這種方法很常見,現(xiàn)在大部分政府采購招標都采用這種方法;第二投標法中,也是最低報價者中標,但以第二低報價成交。我們發(fā)現(xiàn),他們分別與上述的上升式拍買和下行式拍買的競價結(jié)果有點類似。
“第二投標法”可以“誘使”參與人說真話
讀者可能對“第二投標法”不太熟悉,它是由諾貝爾經(jīng)濟學(xué)獎獲得者維克里(1961)提出來的,因而也叫“維克里投標法”。
還舉上面的例子,甲乙兩個供應(yīng)商的底價分別是10元和8元。這回采用“第二投標法”。他們都知道,如果自己中標,成交價一定比自己的報價高,至于高多少,取決于對方的報價;如果自己不中標,自己的價格就是對方成交價。對甲而言,底價是10元,肯定不會報出低于10元的價格,因為低于底價就無利可圖了,假使他報出高于10元的價格,如果自己中標了,是以對方的報價成交,高出10元并無意義,如果不中標,還會讓對方撿了便宜,所以他不會報出高于10元的價格,因而,他只會報出自己的底價10元。對乙而言,也是同樣的道理,他的底價是8元,他不會報出低于8元的價格,但如高出8元,則有可能中不了標,如果中標了,也不是以自己的報價成交,報高了也沒意義,所以他也只會報8元。最終競爭的結(jié)果是,乙以8元的價格中標,以10元的價格成交。因此,這種拍買方法,會“誘使”他們都“老老實實”地報出自己的底價。
是“最低價”重要還是“說真話”重要?
對于上述四種拍買方法,通過比較,維克里發(fā)現(xiàn),公開喊價的下行式拍買和密封報價的第二投標法,可以產(chǎn)生出成交的最低期望價格。同時,他還證明,如果各個競價者對標的物的底價在統(tǒng)計上是獨立的(即沒有圍標串謀的可能),且這些底價是平均分布某一區(qū)段內(nèi),那么,買方采用這四種的拍買方法的任何一種,預(yù)期的收益都是相同的。這就是后來被經(jīng)濟學(xué)界概括而成的著名的“收益等價原理”。這種結(jié)論意味著,既然每一種購買方法對買方的利益是一樣的,那么顯然采用第二投標法就是雙贏的方案了,因為,第二投標法更符合帕累托最優(yōu)原理。
本欄前面講到激勵機制時,談到好的激勵機制一定要滿足“激勵相容”原則,它能夠有效地“誘使”市場參與者自覺透露私有信息。公開喊價時,喊到成交了就不會再喊了,所以他的真實底價并沒有“誘使”出來。而第二投標法,既可以實現(xiàn)的政府購買行為,又能把各個競價方的真實底價給“誘使”出來了。這些數(shù)據(jù)積累下來,對政府采購管理和決策提供的價值不可估量??!
通過對第二投標法的分析,再次表明,在市場經(jīng)濟中,通過一些簡單的、有效的激勵機制,就會使市場經(jīng)濟最大限度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tài)。建議政府采購相關(guān)部門,繼續(xù)研究這一方法實行的操作性,組織試點總結(jié)經(jīng)驗,輔以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shù)手段,設(shè)計出適合中國特色的高效的政府采購方式。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quán),若需轉(zhuǎn)載或復(fù)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lǐng)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yè)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chuàng)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jīng)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服務(wù)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yè),推動政府采購發(fā)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yè)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jīng)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yè)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quán)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fā)展事業(yè)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shù)剜]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