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的煙火生活
【吃文化】
平凡人的煙火生活
■ 趙劍塵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理想,可隨著時光流逝,這理想最終成了什么模樣,只有自己知道。這時候,理想仍是理想,可平凡人的煙火生活也要繼續(xù),那些煙火生活里的瑣碎,何嘗不演繹另一種人生?
豆芽的新舞蹈
以前,從不知豆芽還有一種說法叫做“民間玉如意”。那日,和朋友去一家火鍋店,要一個鴛鴦鍋,在等鍋開時,有好事者拿勺子在鍋里攪,不期然在三鮮鍋里看到了豆芽的身影。
朋友在一邊大呼小叫的,“喲,今天這玉如意也放到三鮮鍋里了。”看我詫異的眼神,朋友哈哈一笑,“別看這豆芽廉價,放在湯里就是提鮮味的,和香菇之類的有一拼。”我半信半疑,直至真的喝到了湯,才算信服了。
至此才算是對豆芽上了心。回家忍不住想試驗一把。興沖沖地動手嘗試。精瘦肉、西紅柿、青椒,外加一盤黃豆芽,放入鍋內(nèi)爆炒,家人皆稱這豆芽好吃。再一日,買了面筋和開水掠過的黃豆芽、菠菜涼拌,蔥蒜末、姜粉、花椒粉、辣椒粉用清油熗了,再點上少許醋,又被家人一搶而光。
冬天來了,夏天沒吃完的綠豆放在玻璃罐里。有天,婆婆說這綠豆一過冬就陳了,不如把它發(fā)成綠豆芽。只見婆婆將綠豆洗凈后泡在小盆里放了一夜,然后把泡豆的水倒了,添少許水把小盆放在桌子上,上面再覆一層毛巾。心急的我常喜歡掀起毛巾來看豆芽的長勢,起先只是細細的一點,有如發(fā)絲自綠豆的小帽中鉆出來,后來就見了鵝黃色的嫩芽破豆瓣而出,有時靜靜俯身去聽,仿佛還能聽到它沙沙的成長聲,好似一種無聲的舞蹈。等豆芽長成了,我亂點鴛鴦譜配了平菇炒,鮮上加鮮,也是極美味。
后來,讀了美食家沈嘉祿的書才知道,豆芽被譽為中國飲食“四大發(fā)明”之一,另外三樣是豆腐、面筋和醬。醬和面筋是小麥做的,豆芽和豆腐的原料則是豆類,可見我國以農(nóng)業(yè)立國歷史悠久。清朝的袁枚在《隨園食單》曾專門寫到豆芽:“豆芽柔脆,余頗愛之。炒需熟爛,作料之味,才能融洽??膳溲喔C,以柔配柔,以白配白故也。然以極賤而陪極貴,人多嗤之。不知惟巢、由正可陪堯、舜耳?!庇辛穗S園老人的豆芽配燕窩,雖不曾真有機會品過,但也從中知道了自己的孤陋寡聞。
苦麻相樂野椒蒿
人們永遠都在渴望現(xiàn)今生活中所得不到的東西,比如當年生活條件差,能吃上魚肉蝦是做夢都想的事,如今卻又懷念起當初滿山遍地的野味來。不知是人們對于上了各種肥料的菜品吃膩了,還是情感開始回歸了,總之,鍥而不舍讓人們追尋的才是最好的。
上個月連著下地州,吃飯時總會有當?shù)厝蓑湴恋馗嬖V我,這是野生的,出自山上草原,在烏魯木齊吃到的,也不是正宗的。席間,見得最多的,當屬椒蒿了。
在塔城地區(qū)的裕民縣,嘗到的是椒蒿炒土雞蛋。炒過的椒蒿呈深綠色,配上金黃的土雞蛋,僅是色澤就讓人胃口大開,更不用說散發(fā)著屬于椒蒿獨特的香味了。
這種時候,與其說是對一種野菜的品嘗,不如說是對一種自然純樸生活的向往和懷念。對于這個野生植物的認知來自于十幾年前,偶有一次和當年的同事們?nèi)テ媾_縣的江布拉克游玩,在山間,同事們各司其職,我的任務(wù)則是采野菜。同事說:“這山上到處都是椒蒿,它比一般野草高,桿細長,葉似柳葉,采時只可摘椒蒿桿的最上端,做湯飯時調(diào)味可好了。下面桿老了,摘回來也浪費,不小心還會傷著椒蒿的根?!?/p>
那天我采了大把大把的椒蒿尖,當晚的羊肉湯揪片里,有了碧綠椒蒿的點綴,別提有多誘人了。我也初次嘗到了這種特殊的野菜,它有著蒿草特有的苦味,還夾雜著椒類植物的麻,雖說只是淡淡的。后來那多余出來的椒蒿還被我?guī)Я嘶貋恚幐闪搜b在鐵罐里,做湯飯時撒一把進去,仿佛又重溫了當初味蕾對于椒蒿的初次體驗。
人們做椒蒿的方法也很多樣,不僅僅是放在湯飯里那么簡單,還有了更多的創(chuàng)新,素炒不夠有味,就有了羊肉炒椒蒿、椒蒿餃子,甚至還有椒蒿魚。
這椒蒿魚的來歷還有一段典故。這與伊犁州察布察爾縣的錫伯族人有關(guān),據(jù)我在那里的朋友講,椒蒿魚的做法來自于他們民族的“椒蒿錫味魚”,200多年前,他們世居東北地區(qū)的祖先,遷徙到伊犁屯墾戍邊,就像錫伯族著名文人錫筆臣在《離鄉(xiāng)曲》的詩文中描述的:“幸有一道伊犁河,天生魚蝦開網(wǎng)羅。捕魚為食人歡樂,圣仁寬大育物多?!卞a伯族人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野菜椒蒿,配以伊犁河中捕的魚,才有了這樣一道流傳至今的名菜。
別看這小小的野菜毫不起眼,苦也好,麻也好,只有一點點甜也好,卻能燴進我們?nèi)松斨心骋浑A段的獨特感受。當人們開始以野為時尚為珍貴時,其實不過是想再次體驗生于自然、長于自然的那種質(zhì)樸和簡單罷了。
配角蔥以和為貴
一份色香味俱佳的菜品,用到的配料可謂多矣,可無論什么樣的菜肴,獨獨那份青蔥,是不可缺的??v論中國博大精深的各大菜系,配角蔥無處不在,哪怕在幾星級的大酒店,這菜品里的蔥爆牛肉、京醬肉絲,正宗的北京烤鴨都是缺不了蔥的。而平常人家居家過日子,燉肉、打湯、煎餅、蒸魚,更是樣樣都離不了蔥來提味。
由此可見,這配角蔥正經(jīng)的是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小廚房,無意間便將配角的身份演繹得恰到好處。唐代著名詩人陸游,就有一首以《蔥》為題的七絕:“瓦盆麥飯伴鄰翁,黃菌青蔬放箸空。一事尚非貧賤分,筆羹皆用大官蔥?!逼湟獗阏f這青蔥不分貴賤人人皆吃,因為炒菜調(diào)羹都須放蔥調(diào)味。有詩專為其云,這配角真正是讓人刮目相看了。
古人相傳神農(nóng)嘗遍百草,找到蔥以后,便作為日常膳食調(diào)味品了?!侗静菥V目》云:“蔥初生曰蔥針,葉曰蔥青,衣曰蔥袍,莖曰蔥白,葉中涕曰蔥苒。諸物皆宜,故云菜伯,和事。”蔥可去腥解膻增香,有中和之功能,與哪道菜的主料都能和諧搭配,故而蔥有雅號“和事草”,可謂名符其實。
(作者系新疆作家協(xié)會會員)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quán),若需轉(zhuǎn)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lǐng)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yè)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chuàng)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jīng)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服務(wù)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yè),推動政府采購發(fā)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yè)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jīng)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yè)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quán)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fā)展事業(yè)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shù)剜]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