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采購報社主辦 財政部指定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
當前位置:首頁 >> 陽光副刊電子報 >> 西尉村的田園詩

西尉村的田園詩

欄目: 陽光副刊,電子報 時間:2021-03-25 17:06:55 發(fā)布:管理員 分享到:
【摘要】

【紀實】

西尉村的田園詩

■ 丁燕

從揭陽市惠來縣的高樓大廈中穿行而過,黎國勝來到溪西鎮(zhèn)西尉村。

這是2019年5月的一天。那一天,萬里長空只飄著一片白色貝殼般的炫目云朵,絲絲縷縷地翻卷著。站在亮晃晃的熱帶陽光下,他看到的是一個古怪的村莊——街道黑白分明,拖著巧克力般的陰影,行人黝黑,眼神警惕。他的心頭不覺泛起一絲憂慮——這就是自己要駐扎的村子?他沒想到在廣東省,居然還有這樣的村子!然而,當村民向他描述2016年前村子的場景時,他更加震驚。原來,小村此刻的模樣,已是經(jīng)過大力改造的。而在2016年之前,這個村子像處于凝滯狀態(tài)的文物——毫無章法的電線胡亂拉扯著,泥土路旁堆滿垃圾,屋舍的墻壁被銹得姜黃黧黑。那時候的小村,什么都是舊的,只有稻草是新的,閃著黃澄澄的光芒。

走訪完53戶貧困戶后,蟄伏在黎國勝頭腦里的想法壯大了起來。先對九家貧困戶的房子進行重建;再清理垃圾,修補村道。村里還完善了道路的綠化工程,重新鋪設了一條水泥路直接通往石化大道,又投資130萬元修建了黨建廣場。如今的西尉村,巷道筆直簇新,房屋整齊干凈,雨污分流,處處可見衛(wèi)生站和公共廁所,就連垃圾也進行了裝箱處理。夜晚,當騎著摩托車回家的村民進入村口時,會感覺心頭一熱——整個村子變得亮亮堂堂。那路燈以恒定的光亮注視著周圍,讓山坡、樹木和莊稼都被光暈染亮,甚至連開闊的田野也被染亮了。

在完成了這一系列的“變身活動”后,黎國勝開始尋找合適的產(chǎn)業(yè)扶貧項目。2020年3月,工作隊投入150萬元到惠來縣鳳梨產(chǎn)業(yè)園,每年有75000元的收益;工作隊還投資了130萬元到惠來縣美林制衣廠,每年有65000元的收益。這些收益不僅壯大了村集體的收入,還讓貧困戶有了分紅的可能性。

在西尉村,若問最窮的是哪一家,幾乎所有的人都會這樣回答——“詹炳樹家。”尾隨在黎國勝身后,我來到了那座三十多年的老房子。那是棟“下山虎”式樣的房子——從窄門進入后是個小院子,院子對面是敞開的露天客廳,兩側(cè)則為臥室。出現(xiàn)在這里的東西,被一種陳舊的調(diào)子裹挾著,顯得灰撲撲的,只有那兩臺白紫相間的縫紉機格外簇新。

老父親詹永鵬已70歲,因身體癱瘓而坐在輪椅上。老母親楊寶蘭也70歲,大部分時間都在做家務,剩余時間還要去地里種菜。他們的兒子就是詹炳樹——38歲,中等身材,顯得較為瘦弱。那男人有著一頭黑發(fā),五官端正,但眉心處卻打著結(jié),像有什么事淤積著解不開。原來,他患有帕金森綜合癥,全身總是在顫抖。

詹娟玲36歲,是這個家的兒媳婦。她的五官很清秀,將一頭烏黑的長發(fā)束在腦后,前額蓬松著劉海,赤著腳踩著雙拖鞋。她正在縫紉機上忙碌著。顯然,這個身材結(jié)實、性格堅毅的女人,是這個家的頂梁柱。

因為要照顧老人、丈夫和孩子,詹娟玲無法外出打工。村里人從汕頭或普寧將服裝原材拿來進行加工,她便接點小活在家里干。

2016年時,這個家的日子局促而艱難。扶貧工作隊核定他家為貧困戶后,為他全家辦理了低保。

2020年4月9日傍晚,黎國勝的手機發(fā)出刺耳的響聲。是詹娟玲?!瓣犻L,電線噼里啪啦地響,電線燒了一大片,熱水器也燒黑了,你看咋辦?”黎國勝叫上助理,一起趕到詹家。原來,房子年久失修,電線老化。最終,新電線拉起來,這個家的日子又恢復如常。

“電線事件”后沒多久,詹娟玲又來找黎國勝。扭捏半天,她終于費勁地說出了那個想法——她用的兩臺縫紉機是從批發(fā)戶處租來的,月租金100元??p紉機已很老舊,動不動就壞,拿去維修很耽誤干活。

工作隊和村委會決定,對詹娟玲家進行幫扶。過了不久,兩臺簇新的包縫機和平縫機被抬到詹家。女人一疊聲地說著“謝謝”,眼眶里的淚花在打轉(zhuǎn)轉(zhuǎn)。詹炳樹也顫巍巍地走了過來,用手撫摸著機器,嘴里喃喃自語著:“8000塊啊!”

村里另一位老詹,40多歲,他的家逼仄而凌亂,整個屋子像個雜貨鋪。老詹的父母早已去世,妻子患有腦疾。

老詹的工作是用三輪車載客。運氣好的時候,一天能掙個三五十;運氣不好時,顆粒無收。掙到錢后,他便坐在飯館里點菜;沒錢時,就蹲在村口和一堆老人聊天。

黎國勝永遠都忘不了第一次走進老詹家的情形——床上沒床板,廚房里沒炊具,衣服東一堆西一堆地到處團著。

黎國勝搬來了電視,安裝好后又調(diào)好了臺;又搬來了電飯煲和炒鍋,手把手教老詹如何使用。最終,老詹學會了炒菜和燜米飯。

到2019年年底,西尉村305名貧困戶,全部達到脫貧標準,村集體收入達30萬元,超過了脫貧標準。

 (作者系中國作協(xié)會員)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quán),若需轉(zhuǎn)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本文來源:中國政府采購報第1039期第8版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yè)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chuàng)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jīng)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yè),推動政府采購發(fā)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yè)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jīng)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yè)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quán)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fā)展事業(yè)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shù)剜]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