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采購報社主辦 財政部指定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
當前位置:首頁 >> 熱點專題 >> 德才并舉的隊伍是怎樣煉成的

德才并舉的隊伍是怎樣煉成的

欄目: 熱點專題 時間:2014-02-21 10:52:07 發(fā)布:管理員 分享到:

■ 本報記者 王曉清

面對要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政府采購工作,集采機構必須要有一支業(yè)務過硬、素質精良、執(zhí)業(yè)規(guī)范的政府采購隊伍,并要不斷對職業(yè)操守和素養(yǎng)進行強化控制,經得起內外監(jiān)督的考驗,也就是至少把好選人關、用人關和廉潔關,那么,集采機構如何把好這幾關?

選人關:把握德才兼?zhèn)?/span>

政府采購是一項責任重大、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必須要有一支道德水平高、責任感強,技術精良、熟悉商品性能的隊伍。因此用人上,首先要將誠實信用原則和法治觀念作為前提,來考量一個人是否能夠進入政府采購隊伍。政府采購人員首先需要具備信守承諾、言行一致的作風和依法辦事的觀念,才能避免利用公共資金的隨意性,合法合規(guī)采購。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前提,也是集采機構的共識。

在業(yè)務素質方面,集采機構工作人員需要掌握招標投標、合同、商業(yè)談判、市場調查、法律、商品等諸多方面的知識和經驗,這要求集采機構的進人渠道不能僅限于財政部門或者其他行政部門,而要盡可能地網羅專業(yè)人才。例如長春市政府采購中心就嚴把工作人員的“入門關”,其中一半以上為社會統(tǒng)一招考人員,覆蓋財政、會計、建筑、計算機、管理、金融、法律、中文等10余個專業(yè)。

記者從一些政府采購中心了解到,目前多數集采機構工作人員都具備了大?;虮究埔陨蠈W歷。除此之外,擁有中、高級職稱的人數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標準,“我建議采購中心多援用執(zhí)業(yè)資格制度,例如參與招標工作的員工要具備招標師資格。”某政府采購中心負責人說。

另外,在精、專的同時,無論是分段制、分類制還是按預算劃分等其他機構設置模式,都逐步對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實行分段制模式的河北省省級政府采購中心要求每名工作人員反復研究整個項目,熟悉每個環(huán)節(jié),及時修訂采購過程中出現的不足,形成一種層層“過濾機制”,在內部控制上做到防患于未然。按預算劃分進行機構設置的陜西省也要求工作人員練就“多面手”。每個人都是“多面手”,事實上就形成了每個人之間相互監(jiān)督的氛圍——你搞什么“小動作”我都“門兒清”。

用人關:培訓需要常抓不懈

在抓好進人關的前提下,要明確和提升集采機構的職業(yè)道德、業(yè)務水平水準,實現其人員的內部控制,就需要人員培訓和業(yè)務交流,增強人員的危機感與使命感。

安徽省政府采購中心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分別召開省直有關部門、采購單位、專家及供應商參加的座談會,聽取他們對采購中心工作的意見和建議;長春市政府采購中心則是針對重點項目或供應商質疑投訴的項目,由項目的相關業(yè)務部門對項目全過程進行剖析,形成案例,指導以后的政府采購實踐。

“每年年底或年初,工作人員會在表格中寫下培訓要求,明確希望彌補的方面,辦公室會進行匯總摸底,作出相應的培訓計劃。”廣東省佛山市政府采購中心主任吳國偉告訴記者。他認為“習慣性、有針對性的內部培訓最有效”,例如進行案例分析,并做現場點評,或者讓出現“小事故”的人員進行“自我剖析”,這些形式都令人印象深刻,有助于共同分享采購工作中的經驗教訓。

此外,基于政府采購相關性極強、對人員綜合素質要求高的情況,有的采購中心還組織人員到外地各種研究機構學習,或到與采購相關的部門掛職培訓,幫助采購人員擴大視野,解決疑點,盡量減少相關行業(yè)的知識短板;一些地方的采購中心還與高校或其他采購中心合作,由政府采購理論家和資深政府采購員講授采購法律法規(guī)和工作技巧。
通過培訓,不但提高了工作人員的道德、法規(guī)意識和業(yè)務水平,同時也減少和避免了因為法規(guī)不明、職責不清、業(yè)務不熟所導致違法違規(guī)或有違職業(yè)操守的情形。

廉潔關:內外監(jiān)督是良方

為了對人員行為的管控真正落到實處,很多地方的采購中心在加強內部監(jiān)督的同時,主動將自己置于公眾的監(jiān)督之下。

例如,遼寧省政府采購中心設立了舉報箱、舉報電話,分別建立了中心和參與政府采購活動的供應商反商業(yè)賄賂承諾制度;經常性地組織人員參觀省警示教育基地;面向省直各部門、單位和廣大供應商廣泛開展問卷調查和評議工作,建立了中心內部工作紀律定期抽查通報制度;建立健全了首問負責、辦事指南、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結、掛(擺)牌服務和上門服務等6項制度;實現了采購信息及結果均按規(guī)定在網上公開,中心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在辦公區(qū)域上墻公示。

在成功完成政府采購電子化平臺建設的濟寧市,平臺本身就成了很好的監(jiān)控機制,“電子化平臺使得政府采購的各個流程,例如前期項目論證、專家評審、服務價格等方面基本上得以公開,或者進行‘現場直播’,自然對不規(guī)范的行為形成監(jiān)控。”山東省濟寧市政府采購中心主任馮偉華說。據了解,目前利用電子化實現對內對外監(jiān)控已經在采購中心漸成風氣。

湖南省政府采購中心在組織實施的政府采購項目中,嚴格專家抽取程序,采取全程錄音錄像,不斷加強評標監(jiān)控;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外,其他應當公開事項已全部公開,廣泛接受各方面的監(jiān)督。

另外,簽訂《廉政責任書》,邀請人大代表、監(jiān)察部門、政協(xié)委員、特邀檢查員、公證人員和新聞媒體等進行監(jiān)督也是很多采購中心慣常的做法。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通過內外監(jiān)督,能夠健全人員方面的內控機制,及時發(fā)現并糾正采購工作中的“害群之馬”。

責任編輯:

本文來源: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yè)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chuàng)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yè),推動政府采購發(fā)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yè)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yè)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fā)展事業(yè)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