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采購報社主辦 財政部指定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
當前位置:首頁 >>實務操作 >> 實務操作(探討)電子報 >> 從現(xiàn)有實踐看電子賣場商品庫建設路徑

從現(xiàn)有實踐看電子賣場商品庫建設路徑

欄目: 實務操作(探討),電子報 時間:2020-02-27 16:27:56 發(fā)布:管理員 分享到:
【摘要】

【實務探討·特殊時期下的政府采購】

編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見面采購”“保障復工復產”成為實務導向,多地、多部門利用其電子賣場很大程度上實現(xiàn)了這一目標。近日,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以下簡稱“國采中心”)對電子賣場有關事宜提出明確要求,以確保在疫情防控期間充分發(fā)揮電子賣場的作用。

國采中心建設的電子賣場是供采購人、供應商以數據電文形式完成采購事項的操作平臺,于今年116日正式上線試運行。隨著國采中心電子賣場供應商征集工作的完成以及相關產品的上線,國采中心的工作人員也在思考:從目前的一些實踐做法來看,電子賣場商品庫建設路徑怎樣走會更好呢?

從現(xiàn)有實踐看電子賣場商品庫建設路徑

■ 李萌

隨著政府采購深化改革的不斷推進,關于電子賣場的思考,已不再是建不建的問題,而是如何建全建好的問題。其中,電子賣場商品庫的建設,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電子賣場的運行效果,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它負責支撐電子賣場的商品入庫、上下架等基本的商品日常運營工作,也支撐著價格監(jiān)測、趨勢分析、異常交易預警等深度數據分析工作。

根據參與電子賣場建設的經驗,筆者認為,雖然選擇自主建設商品庫可能是一條較為艱難的道路,但集采機構如能憑借專業(yè)優(yōu)勢,深度地、長期地參與電子賣場商品庫的建設,長遠來看,應該會取得“聚沙成塔、積水成淵”的效果。

實踐中的常見做法

目前,通過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依靠成熟的技術企業(yè)來建設電子賣場商品庫,這是行業(yè)內普遍采用的方式,但是具體的實踐路徑還是略有差別。

有的直接做市場化回歸,從成熟民用市場直接引用數據形成商品庫。這種方式以市場熱銷產品為基礎,相關部門再從熱銷范圍中產生可供政府采購的產品,產品參數、價格信息都直接來源于市場。直觀上,直接利用民用市場成熟的信息資源,數據來源可靠,產品信息、質量、價格都經受過市場檢驗,可以充分反映市場行為,利用市場力量。但不能忽略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第九條規(guī)定:“政府采購應當有助于實現(xiàn)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政策目標,包括保護環(huán)境,扶持不發(fā)達地區(qū)和少數民族地區(qū),促進中小企業(yè)發(fā)展等”,這決定了政府采購和民用市場平臺簡單地撮合“買賣”是不完全相同的,發(fā)揮政策功能是應有之義,就現(xiàn)階段中國民用市場平臺的實際情況來看,完全由民用市場平臺主導難以實現(xiàn)環(huán)境保護等政策功能目標。這也意味著,雖然政府采購不能去當“閑不住的手”,但是一定不能是完全“看不見的手”。

有的完全依靠技術手段,從網絡技術公司購買商品庫云服務或者整體解決方案。隨著大數據處理能力的不斷提高,為很多原來不敢想的海量數據分析提供了技術武器,這其中自然也包括政府采購數據。通過對海量數據的分析、清洗、歸集,得到政府采購市場的商品參數信息、價格信息等,從而形成商品庫。這種方式充分利用了先進的信息化技術,能有效整合碎片化交易信息,更加聚焦政府采購市場本身。但是從實際情況而言,依靠純技術力量就繞不開對數據構建的二選一,要么求“最小公倍數”,對各個數據源的數據能收盡收,將商品參數信息極大豐富,但如果不能結合實際業(yè)務需求進行快速而頻繁的甄別、調整,很難說不會落入求全而不得的困境;要么求“最大公約數”,對各個數據源的數據篩選有共性的、重要的部分進行取舍,但商品參數信息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本身又是一件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單純依靠技術力量以技術視角去刪繁就簡是不是會反過來給業(yè)務造成削足適履的效果?這值得商榷。

“合二為一”或將更有效

而筆者所要討論的第三種路線,則是讓有一定技術能力以及政府采購業(yè)務實踐的機構自建商品庫?,F(xiàn)有條件下,無論是單純向民用市場要,還是向先進技術要,都難以構建起一個較為理想的政府采購商品庫。如果能在充分調研市場、充分運用信息技術的基礎上,依靠集采機構自身的專業(yè)能力優(yōu)勢,不斷在業(yè)務實踐中,積累真實的交易行為、交易結果,及時分析、總結規(guī)律,再通過不斷的調整、完善,逐步形成商品庫將更為合理。

當然,第三種路線不意味著集采機構閉目塞聽、自說自話、閉門造車,而是要充分發(fā)揮好專業(yè)能力,比如相對純民用市場、純技術方擁有更多采購實踐經驗,對政策變化更強的敏銳性等等,在靈活整合、吸收前兩條路線的基礎上,堅持“長期主義”,在三個方面要做好打持久戰(zhàn)的準備。

其一,商品庫的標準化工作不會一蹴而就,將是一項長期而繁復的工作,至少要實現(xiàn)標準的品目結構體系、標準的商品描述體系、標準的參數及參數值體系。一是統(tǒng)一入庫商品數據標準。通過充分市場調研的“有限窮舉結果”逐步代替供應商的“無限自由發(fā)揮”,將申請商品入庫的供應商統(tǒng)一到商定的商品“描述語言”下,逐步規(guī)范商品的描述體系,有效抑制“臆造”“特異”的商品參數、參數值出現(xiàn)。二是補充商品對比手段。僅通過“品牌+型號”的商品橫向對比存在局限性,依靠標準商品庫,就可以嘗試動態(tài)分析核心配件、主要表征參數等方式來確定產品之間是否存在可比性,既增強了采購人關注商品性價比的輔助手段,也為后期集采機構建設價格監(jiān)測體系提供了樣本空間。三是夯實服務共享的基礎。正是因為商品庫的高度標準化,才使得商品庫的基礎數據具備很強的通用性,可以通過云服務的方式共享基礎商品庫功能,并在合作的集采機構之間建立起共享、反饋、完善的良性機制,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投入和開發(fā),為各方從招標結果、交易記錄等數據交換向深度數據共享、開展業(yè)務協(xié)同轉變提供可能。

其二,政策、市場、技術都是持續(xù)調整、向前的,隨之而來的變化也是不斷的。一是政策功能的變化,政策功能折射到具體的商品銷售上,需通過調節(jié)商品的相關參數屬性來實現(xiàn),要反映商品本身節(jié)能、環(huán)保、中小微企業(yè)的產品等屬性,亦或將來增加類似碳排放等新的政策要求,在商品庫中就要通過顯性標識或者增刪相關的工藝參數來及時反映政策要求;二是市場價格變動,組成商品的核心零配件價格猛增或驟降,需要相應地從增刪某類商品的核心表征參數,或在已有參數中升降相應權重;三是技術迭代更新,商品庫還需要及時追蹤并反映最新的技術進步,比如因技術突破新出一款內存,容量值在市場上從未出現(xiàn)過,那么就需要及時修訂參數值。

其三,采購人的采購需求越發(fā)精細化、專業(yè)化,在現(xiàn)有法律法規(guī)框架下,集采機構在服務細節(jié)、專業(yè)能力方面有不斷自我提升的內在需求。每一次的業(yè)務創(chuàng)新,既考驗著業(yè)務創(chuàng)新能力,也考驗著基礎數據庫的彈性支撐能力。有些業(yè)務需滿足“便捷高效”,比如“直購”需求,即可以直接選擇市場成熟、競爭充分的商品,對于這種需求場景,市場上的大電商都已經給出了非常好的商品庫解決方案,效果有目共睹;有些業(yè)務需要體現(xiàn)“物美價廉”,比如“比價”需求,即商品庫需要支持在采購人關注的產品參數一致的情況下,如何通過一定的程序,篩選出性價比最高者;還有些功能需要回應“社會關切”,比如對招標與非招標方式的標的貨物作橫向對比,即通過招標方式確定的標的物,也應該是可以參照商品庫的標準化樣式來記錄、公示的。

(作者單位: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

相關鏈接

廣西財政廳下發(fā)《關于調整自治區(qū)本級電子賣場采購適用限額標準等有關事項的通知》,對自治區(qū)本級“政采云”政府采購電子賣場采購適用限額標準等有關事項進行了明確。同時,廣西財政廳還于212日在電子賣場上緊急增設醫(yī)療設備及防護用品類的抗疫物資采供專區(qū),為采供雙方搭建一個資源聚合、互動溝通、匹配貨源、促成交易的一體化平臺。

四川省成都市財政局發(fā)布了《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政府采購有關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大力推行“不見面”辦事,要求成都市集中采購機構應適當擴展電子賣場(網上競價、電子商城)采購品目范圍,加大電子賣場供應商、貨物的征集力度,強化電子賣場的價格監(jiān)測和日常管理,切實保障電子賣場正常運行。

內蒙古財政廳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開展政府采購活動有關事項的通知》。其中規(guī)定,在疫情防控期間,非緊急采購項目,但確需開展的政府采購活動及相關工作要盡量選擇網絡、電話、郵寄等非現(xiàn)場方式實施。通過電子賣場進行采購的項目,可在內蒙古自治區(qū)政采商城電子賣場線上業(yè)務辦理,包括電商直購、網上競價在內的四類交易方式。加強對電子賣場的價格監(jiān)控和供應商管理,依法處理提供假冒偽劣產品、哄抬物價等違法違規(guī)行為。

根據《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穩(wěn)定經濟運行22條措施的意見》要求,對于小額、零星的通用類設備采購,采購人原則上通過電子賣場進行。相關部門要督促供應商落實貨源儲備,盡力保障電子賣場貨源穩(wěn)定。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本文來源:中國政府采購報第935期第4版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yè)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chuàng)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yè),推動政府采購發(fā)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yè)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yè)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fā)展事業(yè)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隆⑵萍居嗛?。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